进化、革命与复仇

进化、革命与复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钟诚,山东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哲学、政治学理论等,在学术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钟诚
出品人:
页数:312
译者:
出版时间:2018-7-25
价格:5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95021
丛书系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图书标签:
  • 鲁迅 
  • 政治哲学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钟诚 
  • 思想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史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鲁学界一直有从“文学鲁迅”到“政治鲁迅”的研究呼吁,但目前“政治鲁迅”研究多是基于文化政治的视野而展开,缺少比较系统的、有深度的政治哲学的分析路径。林毓生教授2006年来北大访问时我曾去拜访他,他提及鲁迅政治观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值得深入研究,这也是促成我后来的博士论文《鲁迅政治观研究》(北京大学,2010年)产生的一个契机。这次对原来的博士论文做了系统的修改。 专家的意见:中国人民大学的黄朴民教授认为论文从政治学视角研究鲁迅思想比较有新意,尤其是对鲁迅政治观的反思不同于常见的文化政治视野;论文答辩时,专攻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萧延中教授对论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论文中对鲁迅思想与尼采思想关系的讨论,对“竹内鲁迅”传统的反思,对鲁迅寻求政治道德基础的努力及其困境的分析都有新意,且论证较为充分。 主要创新之处:运用政治哲学的视野对鲁迅的思想尤其是政治观展开了较系统的分析和反思。其中尤其关注人性问题、正义问题、政治的道德基础等问题。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些探索关注的问题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鲁迅思想与政治实践的关系;二是鲁迅思想与政治道德基础的关系。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这里对学术界已有的研究作一简要的回顾。 1.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已出版的数量众多的著作及论文都有所涉及,对此问题的回答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评分

这些探索关注的问题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鲁迅思想与政治实践的关系;二是鲁迅思想与政治道德基础的关系。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这里对学术界已有的研究作一简要的回顾。 1.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已出版的数量众多的著作及论文都有所涉及,对此问题的回答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评分

这些探索关注的问题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鲁迅思想与政治实践的关系;二是鲁迅思想与政治道德基础的关系。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这里对学术界已有的研究作一简要的回顾。 1.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已出版的数量众多的著作及论文都有所涉及,对此问题的回答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评分

这些探索关注的问题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鲁迅思想与政治实践的关系;二是鲁迅思想与政治道德基础的关系。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这里对学术界已有的研究作一简要的回顾。 1.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已出版的数量众多的著作及论文都有所涉及,对此问题的回答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评分

这些探索关注的问题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鲁迅思想与政治实践的关系;二是鲁迅思想与政治道德基础的关系。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这里对学术界已有的研究作一简要的回顾。 1.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已出版的数量众多的著作及论文都有所涉及,对此问题的回答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用户评价

评分

政治学者论现代文学巨擘,每每能够有新的洞见。作者虽然是政治学出身,但是文史修养甚佳,且耐得住寂寞,因此能够写出这种挑战陈词滥调之作。

评分

哭了,其实我也有点看不懂,语言太拗口了吧,但是还要死读下去,微笑脸……

评分

其实当前体制下很难见到这样一种努力:(青年)学者试图从宏观上把握鲁迅,并和竹内、伊藤、汪晖这些已经板结且看似足够深入的(思想范畴的)研究成果进行互动。换言之,如果学者放弃了这种互动,则笔下的宏观鲁迅的启发性则往往黯然失色。很赞许作者的思路(让我想到本科时写的那些文章),即不从鲁迅的“伟大/局限”及其原因入手(备受推崇的日本鲁迅研究也是如此),而是从鲁迅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入手。尽管有些本质化的论断看起来不尽合理,但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试图对竹内好等人没有处理(没有兴趣处理)的后期鲁迅(或裹挟在社会行动中的鲁迅)做一系统阐释,并在理论上找到了一些可能有效的进路。作者来自山东大学政管学院,自序的落款是“于即墨鳌山卫”,勾起了未曾去过青岛校区的我的种种想象。

评分

其实当前体制下很难见到这样一种努力:(青年)学者试图从宏观上把握鲁迅,并和竹内、伊藤、汪晖这些已经板结且看似足够深入的(思想范畴的)研究成果进行互动。换言之,如果学者放弃了这种互动,则笔下的宏观鲁迅的启发性则往往黯然失色。很赞许作者的思路(让我想到本科时写的那些文章),即不从鲁迅的“伟大/局限”及其原因入手(备受推崇的日本鲁迅研究也是如此),而是从鲁迅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入手。尽管有些本质化的论断看起来不尽合理,但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试图对竹内好等人没有处理(没有兴趣处理)的后期鲁迅(或裹挟在社会行动中的鲁迅)做一系统阐释,并在理论上找到了一些可能有效的进路。作者来自山东大学政管学院,自序的落款是“于即墨鳌山卫”,勾起了未曾去过青岛校区的我的种种想象。

评分

政治学者论现代文学巨擘,每每能够有新的洞见。作者虽然是政治学出身,但是文史修养甚佳,且耐得住寂寞,因此能够写出这种挑战陈词滥调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