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小枫,男,重庆人,四川外语学院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博士。曾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古典学中心主任、“逸仙”讲座教授。“经典与解释”系列书籍主编。主要学术著作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沉重的肉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刺猬的温顺》、《圣灵降临的叙事》、《重启古典诗学》、《拣尽寒枝》、《共和与经纶》等。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小枫
出品人:
页数:2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7578104
丛书系列:刘小枫集
图书标签:
  • 刘小枫 
  • 现代性 
  • 政治哲学 
  • 社会学 
  • 哲学 
  • 社会理论 
  • 人文社科 
  • 经典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实为作者刘小枫出版于20年前(即1998年)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的前半部分,现修订重版,新增两篇社会理论方面的论文,书名仍沿用旧作,而原书后半部分则作为本书的姊妹篇,以《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为名另行出版。

作者认为,无论欧美还是汉语知识界,一百多年来关注的实质性问题是现代现象,考察百年来学术思想对现代现象的知性把握及其理论形态,是一项紧迫的课题,于是,作者带着中国问题意识,从社会理论角度出发,审理西语和汉语思想学术的“现代现象”,而后又回到对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思考。作者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让中国的现代性经验参与社会理论的修葺,从而进一步把握困扰现代思想的现代性问题。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考察现代性问题的社会理论专著,虽时隔二十年,依然没有同类新作出现,且本书的思想价值依然难以超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文章来源:《学术思想评论》,第4辑(1998年) “现代学”不是一门“学科”,而是社会理论中的一种思想行动,就像哲学中的现象学,显然不等于哲学“学科”,或者,对哲学也还有别的理解,但现象学宣称,哲学应该是现象学的思想行动,这与分析哲学的哲学宣称没有分别。我所谓的...  

评分

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不仅从超验到世俗,从彼岸回到此岸,更重要的是从二元转向一元。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不再受超验原则的指导,而是在此岸进行建构、论证其正当性。传统与现代因而发生巨大断裂。百年来中西学术界所研究问题的实质,正在于对现代现象进行把握,尽管这些论述有...  

评分

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不仅从超验到世俗,从彼岸回到此岸,更重要的是从二元转向一元。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不再受超验原则的指导,而是在此岸进行建构、论证其正当性。传统与现代因而发生巨大断裂。百年来中西学术界所研究问题的实质,正在于对现代现象进行把握,尽管这些论述有...  

评分

文化政治与现代性问题之真伪——兼评张旭东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作者:高全喜   作为现时代的中国学人,谈史叙今,讲学论道,总是难免置身于所谓“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语境之中,总是把历史、文化、 政治等诸多问题纠缠在一起,说起来自己的一些文章和演讲...

评分

在从浪漫主义哲学走向神学后,刘小枫选择到巴塞尔去攻读神学博士学位,九三年学成归国,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在基督教研究中心组织编译西方基督教论著,人们本以为他会沿着神学研究的路径,继续纵深研究。但是,三年后刘小枫抛出了一部社会理论研究《现代性理论绪论》,这让很...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好的梳理。至于有没有误读,我的功力还鉴别不了,但是我喜欢刘小枫探讨问题的方式。

评分

刘其他的书没看过,但这本书的第一版我是认认真真读了的。

评分

在1997年能有如此见识。

评分

晚清知识人担当华夏之“道”的主要思想资源是传统经学,现代今古文经学论争(康有为、章太炎)的内在动力是“中国问题”。清末民初引入西学的种种“主义”话语,更换了知识资源,尽管这些学理和“主义”种类不一,基本上可以分疏出几种不同的知识学路向:文化哲学路向(梁漱溟、朱谦之、张君劢),实证科学路向(胡适)、人类学-社会学路向(吴文藻、潘光旦、费孝通)、社会主义的民族化政治哲学路向,参照西欧哲学构架重设的理学路向(冯友兰)和心学路向(熊十力、牟宗三);参照西方史学和经验科学学理重设的传统史学路向(顾颉刚、陈寅恪、钱穆)。概而言之,以西方现代的知识工具担当华夏之“道”,是现代中国知识人的共通点。钓雪按:刘小枫梳理西学更为出彩,对特洛尔奇、舍勒、泰勒、韦伯、施米特等人理解深刻,且不论立场,方法和思想可谓一流

评分

很好的梳理。至于有没有误读,我的功力还鉴别不了,但是我喜欢刘小枫探讨问题的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