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诅咒的部分

被诅咒的部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介绍】

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法国哲学家、评论家、小说家,博学多识,思想庞杂,其作品涉及哲学、伦理学、神学、文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巴塔耶的思想上承尼采、克尔凯郭尔、萨德的批判倾向,下启20世纪后期法国诸家思潮,对福柯 、德里达、波德里亚等人的影响尤深,颇具反叛精神,被誉为“后现代的思想策源地之一”。

【译者介绍 】

刘云虹,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胡陈尧,南京大学法语系博士生。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乔治·巴塔耶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刘云虹
出版时间:2019-1
价格:4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5209819
丛书系列:棱镜精装人文译丛
图书标签:
  • 哲学 
  • 巴塔耶 
  • 法国 
  • 西方哲学 
  • 当代激进思想 
  • 巴塔耶著作集 
  • 巴塔耶及其研究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法国鬼才哲学家乔治•巴塔耶力作《耗费的概念》与《被诅咒的部分》,书后附同济大学教授张生长文导读。在这本书中,巴塔耶就人和世界的观念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他提出的“普遍经济学”为传统经济观带来了哥白尼式的转变。在巴塔耶这里,读者会遭遇墨西哥的活人献祭、 路德的宗教改革、“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巴塔耶的见解是素朴却惊人的:作为万物之源的太阳不求回报地给予,因此“过剩”永远存在,积聚起来的能量只能在丰盛和沸腾中被浪费。对他而言,世界,以及他的个人生活,都被沸腾所鼓舞。

【内容介绍】

1949年,在《被诅咒的部分》出版之际,巴塔耶表示自己十八年来一直致力于撰写这部表现世界的作品,而十六年前发表在《社会批评》杂志上的《耗费的概念》则是其初步研究成果。对于乔治•巴塔耶,《被诅咒的部分》“在某些特定学科之外,触及了每一个研究地球上能量运动的学科的关键问题……从地球物理学到政治经济学,包括社会学、历史学和生物学。……甚至那些可以被认为属于艺术、文学和诗歌的领域都首先与过剩能量的运动……相关联,这一运动体现在生活的沸腾之中”。这项工作的深刻意义在于:世界的沸腾——“舍弃”“排出”和“爆发”——被构想为不断赋予作者生命活力的沸腾。因此,《被诅咒的部分》在乔治•巴塔耶的作品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真的非常新,以至于我都不怎么看得懂,懵懵懂懂翻完整本书,看了张生老师的导读才慢慢梳理出来这本书的结构。先说文题,所谓“被诅咒的部分”,就是社会中人类社会中过剩的能量,这一部分注定是要被耗费的,至于为什么会被耗费,还没看明白。这本书的论述就围绕“过剩的...  

评分

第三部分实质上有两节内容,缺少部分如下: La société désarmée : Le lamaïsme 1. Les sociétés paisibles 2. Le Tibet moderne et son annaliste anglais 3. Le pouvoir purement religieux du Dalaï-Lama 4. L'impuissance et la révolte du treizième Dala...  

评分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613.html 当然,对普遍经济的阐述要求介入公共事务。但首先也更为深刻的在于,它以意识为目标,从一开始就关注自我意识,人类最终将在对其一连串历史形态的清晰视野中实现这一自我意识。 ——《第一章 理论导言》 九品书库的第1584...

评分

在《被诅咒的部分》里,法国哲学家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描述了美洲部落的一种习俗:首领将大量财富隆重赠予对手,目的在于羞辱、挑战并强迫他。受赠人若想消除羞辱、反抗挑战,就必须举办一次新的,更加慷慨的夸富宴来进行回应。 夸富宴在人类学文献中...  

评分

在《被诅咒的部分》里,法国哲学家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描述了美洲部落的一种习俗:首领将大量财富隆重赠予对手,目的在于羞辱、挑战并强迫他。受赠人若想消除羞辱、反抗挑战,就必须举办一次新的,更加慷慨的夸富宴来进行回应。 夸富宴在人类学文献中...  

用户评价

评分

有点气愤,附录大可不用,如必不可少(编辑认为)那么不应放本末,它是对正文进行笼统(片面的和武断的)概括,建议读者先读张生附录再读引言(让·皮埃尔的引言是忠实的,相对于附录而言),这样可保全正文给予读者生命式阅读的意义(当然,仅仅气愤;但我不允许附录毁掉作者给予我的阅读之美,所以我依然打五星,实际超越,因为无用的附录,我选择无视),“丰盛即美”。再读读这句话,回到本质,“当清晰具有其可能性时,这种完成与生活水平提高的缓和联系在一起,具有构建社会存在的价值。”

评分

还是要把英译本找出来补一下

评分

巴塔耶1949年写完这部雄心勃勃的经济学著作后,直到目前,国际经济的发展从来没有印证他的这一经济学框架,这足以说明,这部著作始终未能突破哲学的框架,更不必说踏入经济学那并不辉煌的领地,总之,历史证明了这本书的野心的确落空了,巴塔耶的这一普遍经济学观点与现实关系不大。当然,这种将耗费作为社会运行逻辑的观点,确实很新鲜,虽然没用,但用来考量匡算一些社会现象,倒不失为一种角度、一种计算方法,这大概是一种哲学的助益,但仍然要强调与经济无涉。因此,这本书可以给巴塔耶三星,出版社精美的装帧、译者精准的翻译和贴心的解读,为此书增益不少,再加一星。

评分

人只有抓住“物”,但这个“物”不是为了成为他人(国王、教父、领袖)为目标时,人才有绝对的内在性。

评分

“耗费”的概念提出的很有意思,看的时候让我想起了数学的“三公司”模型。但是概念提出之后的论述的确有点儿“语焉不详”,没有形成闭环的系统性论述,章节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部分章节很难看进去(比如夸富宴的详解),可能是由于未能触及到本质性的东西(比如心理学的支撑,动机分析),难以令人信服。但是不管怎么说,“耗费”的概念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PS. 翻译略拗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