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J·奧斯勒(Margaret J. Osier,1942—2010),1968年獲印第安納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博士,卡爾加裏大學(Univeity of Calgary)曆史係教授和哲學係兼職教授,主要研究科學革命的曆史和背景以及近代早期科學與宗教的關係。主要著作有《重構世界:從中世紀到近代早期歐洲的自然、上帝和人類認漢》(Recon他uring the World:Nature.God,and Human Undetanding from the Middle Agesto Early Modern Europe,2010)、《神的意誌與機械論哲學:伽桑狄和笛卡兒論受造世界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Divine Will andtheMechanicalPhilosophy:Gassendi and Descartes on Contingency and Necessi咿in the Created World,1994),編著有《重新思考科學革命》(Rethinking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2000)、《原子、普紐瑪和寜靜:歐洲思想中的伊壁鳩魯主題和斯多亞主題》(Atoms,Pneuma,and Tranquillity:Epicurean and Stoic Themes in European Thought,1991)、《宗教、科學和世界觀:韋斯特福爾紀念文集》(Religion,Science,and Woddview:Essays inHonor of Richard S.Westfall,1985)等等。
美國瑪格麗特·J·奧斯勒編著的《重構世界--從中世紀到近代早期歐洲的自然上帝和人類認識》綜閤瞭*的科學編史學成果,簡要概述瞭近代早期(大約從1500年到1700年)歐洲人的自然認以發生的巨大轉變,特彆突齣瞭近代科學的宗教根源、煉金術、阿拉伯思想傢的貢獻、學科界限的轉變、博物學等一般較少強調的內容,描繪瞭一幅更為復雜和多元的科學演進圖景。
亞裏士多德的一整套三觀,中世紀之後的文藝復興時期,漸漸崩壞,物理學、化學、生理學、光學、數學、天文學、博物學,從天上到地上,從粒子到身體,從思辨到實驗,原先的根基被替換,“終極”的標準是經驗與實驗,然後現實驗證這經驗和實驗,人則跟著驗證後的結果調整自己,改...
評分Osler的書齣版於2010年,屬於“科學革命”領域較近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說,這本書無論在觀點上,還是在史料的展現上,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 與其說是學術論著,這本小冊子更像一本科學史的教科書。該書從世界觀、自然觀的角度梳理瞭“科學革命”的發生史,時間跨度約有...
評分 評分Osler的書齣版於2010年,屬於“科學革命”領域較近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說,這本書無論在觀點上,還是在史料的展現上,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 與其說是學術論著,這本小冊子更像一本科學史的教科書。該書從世界觀、自然觀的角度梳理瞭“科學革命”的發生史,時間跨度約有...
評分亞裏士多德的一整套三觀,中世紀之後的文藝復興時期,漸漸崩壞,物理學、化學、生理學、光學、數學、天文學、博物學,從天上到地上,從粒子到身體,從思辨到實驗,原先的根基被替換,“終極”的標準是經驗與實驗,然後現實驗證這經驗和實驗,人則跟著驗證後的結果調整自己,改...
有點碎……感覺說的好像不太透徹?
评分有點碎……感覺說的好像不太透徹?
评分科學史譯叢之一,質量非常好。藉機把我原有的相關知識整理瞭一下,赫然發現我之所以喜歡埃科的小說,原來是因為我喜歡科學——哲人石,武器藥膏,透鏡,牛頓的晚年手稿,諸如此類。
评分科學史譯叢之一,質量非常好。藉機把我原有的相關知識整理瞭一下,赫然發現我之所以喜歡埃科的小說,原來是因為我喜歡科學——哲人石,武器藥膏,透鏡,牛頓的晚年手稿,諸如此類。
评分有點碎……感覺說的好像不太透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