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藝術理論的知識譜係與問題
一、藝術理論的學科性與閤法化……………………………… (3)
藝術理論:一門居間的學科……………………………… (4)
藝術理論:一個知識生産場域…………………………… (8)
藝術理論:各門藝術的差異……………………………… (14)
結語………………………………………………………… (17)
二、藝術理論與藝術史的緊張……………………………… (18)
高等教育中的藝術史論匯通…………………………… (19)
藝術史的兩次理論“入侵” ……………………………… (22)
藝術研究中的史論張力………………………………… (30)
結語………………………………………………………… (34)
三、藝術現代建構的文化邏輯……………………………… (37)
現代性的分化特質……………………………………… (37)
從傳統藝術到現代藝術………………………………… (40)
現代藝術的建構………………………………………… (44)
現代藝術係統的內部分化……………………………… (49)
四、20 世紀藝術理論的幾個問題…………………………… (54)
藝術理論的知識係統…………………………………… (55)
現代主義與先鋒派……………………………………… (62)
藝術與社會語境………………………………………… (67)
藝術史敘事與博物館…………………………………… (75)
藝術符號與風格………………………………………… (81)
五、剪不斷理還亂的藝術邊界……………………………… (86)
現代性的分化與藝術自立……………………………… (87)
現代主義與藝術自主性………………………………… (92)
資本邏輯對藝術邊界的進一步消解…………………… (96)
後現代與邊界的不可能………………………………… (100)
結尾幾句話……………………………………………… (103)
六、藝術傢與美學傢的角色衝突…………………………… (105)
七、關於藝術中的國傢形象………………………………… (114)
全球化與國傢形象……………………………………… (114)
國傢形象與藝術傢個體………………………………… (117)
國傢形象:從傳播者到接受者………………………… (121)
八、不能承受之重的藝術…………………………………… (123)
下篇 各門藝術:問題與批評
九、身體的錶徵:從美到極端……………………………… (133)
身體的演變:從美到極端……………………………… (134)
極端身體的圖像學……………………………………… (137)
極端身體錶徵的視覺政治……………………………… (148)
十、抽象藝術與視覺形而上………………………………… (153)
中國抽象藝術的譜係結構……………………………… (154)
藝術抽象的“閤法性”及其動因………………………… (156)
作為一種精神性存在方式的藝術抽象……………… (162)
“中國式抽象”及其問題………………………………… (168)
結語……………………………………………………… (173)
十一、布萊希特敘事劇的內在矛盾………………………… (174)
問題的提齣……………………………………………… (174)
戲劇的兩種形態和邏輯………………………………… (178)
兩種邏輯間的敘事劇及其睏惑………………………… (185)
簡短的結語……………………………………………… (197)
十二、奇觀電影與視覺拜物教……………………………… (199)
敘事電影與奇觀電影…………………………………… (199)
奇觀作為電影“主因” …………………………………… (206)
?英雄?文本的奇觀分析………………………………… (210)
從敘事到奇觀的文化轉型……………………………… (215)
十三、舞颱的街舞與廣場舞…………………………… (218)
舞蹈的現代性“畫框” …………………………………… (218)
去“畫框”的街舞和廣場舞……………………………… (221)
舞蹈的內生張力………………………………………… (226)
結語……………………………………………………… (231)
十五、中國波普藝術圖像學………………………………… (243)
?大批判?的策略與不同解釋…………………………… (243)
?大批判?的社會語境與個體經驗……………………… (248)
?大批判:可口可樂?的矛盾修辭法…………………… (255)
?大批判:可口可樂?的圖—文互文性………………… (267)
結語……………………………………………………… (271)
十六、藝術史的傳統與嬗變
———伊夫阿蘭·布瓦教授專訪……………………… (272)
附錄 對話與訪談
當代藝術與理論建構
———與馬剋· 齊森的對話訪談………………………… (285)
參考文獻……………………………………………………… (302)
後記……………………………………………………………(311)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