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迪厄(1930-2002),當代法國著名思想傢、社會學傢。主要著作有《實踐理論綱要》《國傢精英:名牌大學與群體精神》《再生産》《藝術的法則》《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在這些著作中,布爾迪厄藉助其“習性”、“資本”、“場”等概念,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瞭深刻的批判。
譯者
劉暉,1970年生,法國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譯著有《色情史》《藝術的法則》《男性統治》《帕斯卡爾式的沉思》《自我分析綱要》等。
《區分》通過各種社會統計調查和時尚采樣,揭示齣各種所謂文化品位、生活趣味等文化消費其實是各階級內部各階層相互鬥爭的場域,反映的是社會的區分與差異,而這種種文化消費又再生産瞭這種區分與差異。
本書告訴我們,任何趣味都不是自然的、純粹的,都是習性、資本和場域相互作用的産物。趣味是一種對人的階級分類,而這一分類的構成、標示和維持,掩蓋瞭社會不平等的根源,使不平等具有瞭某種閤法的外衣。
本書是布爾迪厄這位二十世紀極具影響力的法國思想傢對社會的最深刻的批判,他的洞察顛覆瞭人們的日常觀念,極具穿透力。
發表於2025-02-02
區分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哲學當務之急》P.176-177 (本來陸是在談論“新教育”,論及郎西埃《無産者之夜》,因為勞動分工的不平等,知識分子揩瞭勞動階級的油,而得以單獨空齣一個感性空間。正是無産階級的肉體勞動,保障瞭知識分子夜間的閑暇。郎西埃通過評述薩特和布爾迪厄所遭受的那個馬剋思睏境...
評分 評分今天(1月23日),是皮埃爾·布爾迪厄逝世14周年紀念日。不久前,布爾迪厄響徹理論界的著作——《區分》終於在中國齣版。這是一份遲到瞭37年的邀請。 1979年,布爾迪厄的《區分》在法語世界問世瞭。這本書的齣版並非橫空齣世:在此之前,布爾迪厄發錶瞭《論攝影:一種中等...
評分 評分雖然自己沒有讀布迪厄的這本英文版的區隔,但最近兩周羅卡的課一直在講這本書,今天連彬更是很詳細地講瞭這本書的前半部分的內容。他裏麵主要是講文化資本、經濟資本二者所形成的社會結構對於個人的品味的塑造,不同階級、不同階層對於食物、文化與自我呈現的選擇顯示齣非常大...
圖書標籤: 社會學 布爾迪厄 文化研究 社會分層 社會科學 法國 政治社會學 社會
文藝青年殺手,藝術圈談美色變的始作俑者
評分很多部分並不能看懂。
評分用布爾迪厄的這個理論做一下房地産分析,“保障房固化階級和貧睏“,是非常棒的瞭。
評分http://mp.weixin.qq.com/s/QcjheM6h-0vSEV9kG3ClgQ
評分布迪厄引用率最高的著作,亦是布迪厄獨步學林的標誌性作品。書名應譯成《區隔:對品位判斷的社會學批判》,這顯然是對康德《判斷力批判》的指涉。布迪厄並不同意康德所提齣的關於非功利的審美判斷力的思想,而是認為人的審美觀念從來就不脫離於階級與利益。被視為個人品質的趣味或品味,往往是社會性的。由此,他分析瞭70年代法國社會不同階級的各種品位、偏好和審美判斷力,揭示齣創造藝術及鑒賞藝術所需要的各種文化能力,以及各自具有非常明顯和獨特的社會價值和政治價值。居於支配地位的階級決定區隔的方式和值得追求的文化品味,而被支配階級參與文化競爭、主動抑或被迫選擇並施展區隔策略,這本身就決定瞭他們的被支配狀況。
區分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