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德利·安德鲁(Dudley Andrew),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委员,耶鲁大学电影中心创建者,耶鲁大学电影与比较文学塞尔登·罗斯荣誉教授。获法国文化部授予的法国文化艺术勋章、美国电影与传媒研究会授予的“杰出终生事业成就奖”,著有《主要电影理论》等多种著作。
打开巴赞的问号,理解巴赞的思想;探索电影的艺术,反思电影的现象。
堪称解读名著《电影是什么?》的上佳读物
《电影是什么!》回应着巴赞的著名问题,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一个占据着压倒性优势地位的“电影观念”,无论电影承受着什么样的变化,这种独特的“观念”会一直指引着它。
本书对电影独特价值的分析不仅着眼于20世纪的电影历史,还着眼于我们当下的视听文化。它从影史中大师的佳构之中梳理出明晰的脉络,雄辩地证明了电影这个在1895年之前并不存在的事物的力量。
更多的是对于巴赞和电影手册理论的解释和看法,整本书很散乱,章节之间联系性不强。
评分如果说出发点是在数字转型之际,试图重新检验巴赞电影本体论的有效性;那么到了第三、四章,本书已近乎失控为关于巴赞电影理论松散的札记和杂谈…再也不见数字和摄影两种制式间张力。作者对于《电影手册》传统过度迷信和依仗,甚至不如当下编辑部对数字时代的理论反思。今天《手册》精神中主要一支自然根深蒂固延续着巴赞本体论,但对巴赞百年的冷处理以及对数字型电影讴歌(2010s十佳至少一半是数字和传统结合完美范例),远比作者这种故纸堆式学术废话来得深刻和“进步”的多。且,译者水平真的相当勉强。
评分1.恐怖电影摄影的魅力来自于一种不确定的影像,照片所显现出来的现实,在召唤画外的空间及想象的创造物。2.植根于巴赞关于影像的论述,包括现实、景框、缺席的在场等,探讨现在影像生产的方式,包括影像内容的控制(制造景观还是过滤现实)、动画或者电脑作画以及影像的伦理等,重新确认巴赞奠定的《电影手册》传统在现代影像制造潮流中的价值和意义。
评分安德鲁,不看国籍我真的以为是法国人写的,没想到美国也有《电影手册》的小迷弟。此君盛赞贾樟柯,把陈凯歌和张艺谋哦拍的大片之流斥为动画。但是不得不说书中反复提及的《游览意大利》的确是个好片子。书中关键词:电影手册、电影手册的若干干将、贾樟柯。
评分!居然和巴赞的书同名,一看发现是解读巴赞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