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裏峰,曆史學博士,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學衡研究院教授,哈佛燕京學社2012-13年度訪問學者。主要從事中國革命與中國政治、政治學理論、概念史研究,著有《革命政黨與鄉村社會》《土地改革與華北鄉村權力變遷》《中國考試通史·民國捲》(閤著)等,譯有《政治哲學與幸福根基》《曆史之源》《紅雨:一個中國縣域七個世紀的暴力史》(閤譯)等,在境內外發錶中、英、韓文學術論文及評論70餘篇。
收錄研究論文近二十篇,分為“視野與方法”、“知識與製度”、“革命與治理”三部分,大體涵蓋瞭作者近年來涉足的主要研究領域,展示瞭作者結閤曆史學與政治學研究的跨學科研究路徑與成果。
上篇學術迴顧,梳理政治史的危機和新“政治文化”史的脈絡;中篇展開近代對概念史和政治史的案例分析;下篇“革命與治理”應是作者所長,結閤社會政治理論,頗能推陳齣新。雖然作者隱含的立場正統(如認為一些反閤作化的口號“反動”,民間反抗則“發揮瞭製衡與糾偏的積極作用”),但結論敏感,本書不準再版想是因此。雖係論集,寫得還是很紮實,可議之處在於:前麵的理論關懷談到曆史學的危機,強調其時間性、敘事性、人文性,但作者其實也未能做到(特彆是“講故事”這一點);而“中國政治的曆史嚮度”,其實是引入理論來分析曆史,或為之提供曆史個案,最終還是把曆史學社會科學化瞭。
评分上編重理論,社會學與史學、新政治史、概念史、個體/集體記憶、政治文化。中篇最喜《“東方主義”與自我認同》《翻譯的政治》。下篇講黨史、國史,雖立場鮮明,但結論敏感;其對基層(鄉村)治理的分析頗有見地。 注釋可進一步閱讀,曆史學與政治學結閤的啓發很大。 論文集,幾乎無改動,定價略高,行距大。
评分牛逼,我本來以為李裏峰是黨史學者,沒想到研究跨度能從汪康年到大躍進,偏偏還具有國際視野,理論綜述與書評也寫得十分齣彩!
评分論文集,看瞭上篇和下篇感興趣的章節。
评分南大政府管理學院、學衡研究院教授李裏峰老師的論文集,按照論文主題和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側重於介紹社會史、政治史、概念史等史學分支學科研究的視野與方法;第二部分則是關於中國近現代的思想史和製度史研究;第三部分集中關注政治史視角下的中共革命研究。李老師的論文,思路清晰、錶述嚴謹、文筆流暢,體現齣良好的學術訓練和文字功底,非常值得參考。個人最推薦《從社會科學拯救曆史》《暴力是恒久的嗎?》《中國革命中的鄉村動員》這三篇論文,分彆集中於曆史學與社會學的互動與相互藉鑒、羅威廉名著《紅雨》的評述解讀和中共革命的鄉村動員機製,寫得相當精彩,受益頗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