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1944年生于德国, 1970年起任教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2001年因车祸去世。大器晚成,但名声在死后直线上升,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级别的作家。曾获德国柏林文学奖、不莱梅文学奖、海因里希•伯尔文学奖、海涅文学奖等,代表作有《移居者》《眩晕》《土星之环》《奥斯特利茨》等。《奥斯特利茨》是其最具野心的著作,在其中,他充分地直面时间的主题。
发表于2024-12-22
奥斯特利茨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阿多诺之言与其说是对诗的宣判,莫不如说是对人祸的自惭形秽,一种幸存者或局外人面对死难时对生的惭愧,纵使他后来改口承认诗作为表达的合法性(如受刑者尖叫的合法性),但仍然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而诗不仅仅是一种主观的表达,也需要是一...
评分0 文学抒情与批判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二十世纪的大屠杀之后显得尤为突出,在阿多诺那句被广泛引用的格言里,这种紧张有了一次引人深思的集中表达:“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抒情的特质内含于诗歌之中,或者说没有哪一种文学形式可以只以反思与批评的面目出现。即使存...
评分不仅有缠绕的长句,还能让你尽享写作不分段的乐趣(折磨),这就是《奥斯特里茨》给人的最初印象。 自模糊的童年开始,奥斯特里茨一直都是一个被动的存在,主体性在他这里是晦暗不明的,懒懒散散地等待被照亮。面对理性的崩溃和自我的迷失,对奥斯特里茨来说,寻找“现实”,...
评分0 文学抒情与批判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二十世纪的大屠杀之后显得尤为突出,在阿多诺那句被广泛引用的格言里,这种紧张有了一次引人深思的集中表达:“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抒情的特质内含于诗歌之中,或者说没有哪一种文学形式可以只以反思与批评的面目出现。即使存...
评分塞巴尔德的独特之处在火车站的拱顶照片出现时便显现出来。虚构的人物和真实的景象,用以穿插一片空白,接着,一种新的生命活动藉由真实的记录出现了,正如奥斯特利茨说,“这些照片本身就有记忆”。 记忆?对于奥斯特利茨来说,记忆是一个游戏,有两条支线,一条源于传教士埃米...
图书标签: 德国 外国文学 W·G·塞巴尔德 小说 德语文学 文学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长篇小说
◉内容简介
人到底需要多少记忆?
当孤身穿过时间,我们真正需要记住什么,面对什么?
一个追寻真相的高贵灵魂,一幅奇异梦幻的记忆拼图,
从威尔士到伦敦到布拉格到巴黎,
一个维特根斯坦式的男子,在理性与罪之间徘徊,
穿越时间之雪,抵达先于身体的伤口。
本书是德国作家温弗里德 •塞巴尔德享誉国际的代表之作,也是其离世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奥斯特利茨(Austerlitz)这一名字本身便是一种隐喻,它既是一个典型的犹太人名字,又是一场著名战役的名字,同时还与奥斯维辛(Auschwitz)的发音如此相似。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被一对英国夫妇收养的犹太男孩,得知自己的真实姓名“奥斯特利茨”后,终其一生追索自己的身世之谜。从威尔士到巴黎,从图书馆到地铁站,从安特卫普到柏林……而伴随着他对“自我”的探寻,一块又一块不可或缺的记忆拼图逐渐连缀起来,还原出一份悲恸的个人史,一段令人难以释怀的家族往事,以及欧洲大陆曾发生过的那段黑暗的历史。塞巴尔德以其独特的笔法和语调,突破传统小说文体的各种边界,将虚构与事实、记忆与历史、图像与语言、叙事与评论等糅杂在一起,编织出一个既有理性的深度,又有感性的迷人的故事。通过奥斯特利茨,我们穿越到一片带着深不可测的时间感的广袤之地,一个由朦胧的画面与人影组成、笼罩于光与雾之中的世界中。
◉媒体推荐
◒
塞巴尔德是二十一世纪的乔伊斯。他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男人穿越欧洲历史黑暗时期的奥德赛之旅,乃欧洲大陆思想及文学集大成之作,是战后世界最感人至深、最真挚的小说之一。——《泰晤士报》
◒
若你认为现代文学已死,试试塞巴尔德吧。如卡夫卡及博尔赫斯这般的大师之魂正活在塞巴尔德身上。对塞巴尔德来说,那些“宏大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他也想要对其提供解答。——《华尔街日报》
◒
大多数作家,即使优秀的那些,写能够被写出的东西;而非常伟大的那些,写无法被写出的东西,譬如塞巴尔德。——《纽约时报》
◒
塞巴尔德属于一个稀有而难以捉摸的种类……他让人上瘾,而一旦你被他的作品所虏获,就再也不愿、也不想放下了。——《纽约客》
◒
你所能想象到的最扣人心弦的作家之一。具有难以被分类的独创性,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声音。其作品应被列入卡夫卡、博尔赫斯和普鲁斯特的行列。
悲痛,绝美,奇异,萦绕不去……塞巴尔德的秘密是他将自己视为在这个时代似乎已显过时的良心之声,他为逝者呼吁,不忘正义。
极少数能让人意识到语言之魅力的作家。——《纽约时报书评》
◉编辑推荐
◒
现代主义文学最后的大师塞巴尔德,跻身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之列的风格开创者。横扫欧美各大文学奖,包括柏林文学奖、不莱梅文学奖、海涅奖、海因里希•伯尔文学奖等,在法国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
作家中的作家,苏珊•桑塔格尊为“伟大文学”,扎加耶夫斯基写诗致敬,詹姆斯•伍德长文推荐。
◒
塞巴尔德绝唱之作《奥斯特利茨》:悲痛、绝美、奇异、高贵,21世纪德国文学的桂冠,为责任与良心而写作。
◒
他的写作有着“钟声的庄严”,既是对宏大问题的回答,又迎合了当前文化讨论中的热点,因而引起普遍讨论、获得广泛赞誉。
◒
“塞巴尔德是21世纪的乔伊斯!”——欧洲媒体评论《奥斯特利茨》
荷马的奥德修斯是对常青的伊萨卡的返乡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对平庸的都柏林的忍受
塞巴尔德的奥斯特利茨则是对奥斯维辛的认领
◒
获得奖项:
美国国家书评人奖
Koret犹太图书奖
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
英国文格图书奖
《纽约时报书评》编辑之选
《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年度最佳图书
絮絮叨叨。压抑。无逻辑话语。隐藏在街道中的真实。过去的狂热与苦痛。模糊的记忆。“不敢”,“任由”。平静与悲怆。 /“只有遵循规定好的时间表,我们才能够匆匆驶过那些将我们分隔开来的巨大空间……时至今日,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仍具有某些充满幻觉和幻想的成分。……因此每一次当我们从外地回来时,我们也总是无法肯定地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离开过。” /“奥斯特利茨在谈话时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几乎可以说是心不在焉的,但他却能做到遣词造句恰如其分。对他而言,叙述式地介绍他的专业只是就是逐步接近历史的一种形而上学,能让回忆中的往事再次变得栩栩如生。”
评分通过回溯记忆(“我”与奥斯特利茨、奥斯特利茨的)借此抵达历史的现场(废墟);书中的照片不是历史的证据,而是为了确证记忆的真实
评分好到令人无话可说。任何解析,都是画蛇添足,都是以偏概全,也是解说者的露怯之选。
评分通过回溯记忆(“我”与奥斯特利茨、奥斯特利茨的)借此抵达历史的现场(废墟);书中的照片不是历史的证据,而是为了确证记忆的真实
评分塞巴尔德的长句游戏,他在静物之中的往返和流浪,在文字与摄影的拼接文学中做到了后代能像识别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之列风格的“塞巴尔德之调”。《奥斯特利茨》更是集沉郁基调贯穿全书,一个外乡者,一个无身份者的自我存在寻溯,更是一场无人道血腥历史的抽丝剥茧般的绵长而缓慢地叙述。这种文学方式不被我们所常见,但它一出现,必定是以人们等待的那个弥赛亚,上帝选中的大师的声轨。
奥斯特利茨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