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正,1950年生,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毕业,日本专修大学文学部历史科教授,专攻日本近代史,出版专著《近代日本的对外宣传》《兵士与军夫的日清战争》,另合著有《日清战争的社会史》等书。
1894年夏,中日之间爆发了近代以来两国的首次大战。以此为界,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面临亡国的危机;日本则一跃成为东亚强国,开始跻身列强行列。这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战争究竟缘何而起?其间经历过怎样的复杂过程与时局变迁?此后的东亚情势又何去何从?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学者大谷正利用大量文献档案,从政治史、外交史、军事史、媒体史、社会史等多个角度切入课题,将一场复杂的甲午战争展现在读者眼前。
关于1894年至1895年中日之间的战争,历史编纂中往往倾向于认为,明治维新过后的日本实力大增,急欲挑战中国在东亚秩序中的地位,因此,1894年的战争,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尽管此外也有一些偶然因素在发挥作用,比如朝鲜的东学起义。乍看来,必然性的观点确实符合逻辑,但是,它...
评分 评分 评分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了解这次战争。日本对此战有不同的分阶段的称呼;何时开始,何时结束也有争论,因为牵涉到参战士兵们不同的荣誉,伤亡抚恤金额等。清对日宣战在1894年8月1日,日方宣战诏书发布在8月2日但签署日期为8月1日。在此之前,日方已不宣而战于7月23日占领朝鲜王宫,2...
值得看看,关于朝鲜农民军死三万到五万和清军虐杀日军俘虏。但关于中方的还是要看看陈悦和邱涛的书,平壤战役日军战备后勤不足,但清军后勤更渣,弹药乏匮必须撤军。和明日战争一样,渣对渣,看谁更渣而已
评分值得看看,关于朝鲜农民军死三万到五万和清军虐杀日军俘虏。但关于中方的还是要看看陈悦和邱涛的书,平壤战役日军战备后勤不足,但清军后勤更渣,弹药乏匮必须撤军。和明日战争一样,渣对渣,看谁更渣而已
评分简洁,但很明确
评分语言简洁明了,没有日本学者常见的拖泥带水,视角很有意思:一是国内介绍甲午战争的著作很少注意到的问题,即甲午战争源于朝鲜试图独立自主进行近代的尝试;二是补充了国内史学界对日本陆军军事行动、战略和后勤的布局很少留心的空缺。 就我个人来说,唯一不满的就是有一章明明叫“国民的形成”,但是并未谈多少这些问题,而后文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即“日本”的诞生也没有做太多讨论,可能是篇幅问题吧,建议结合其他有关日本近代的书籍放在一起看。(个人首推岩波新出的“日本近现代史”丛书,共十本,由于翻译问题,建议大家选着看) 作为一本入门书,以及对最近日本研究成果的总结来说,是非常出色的了。
评分简明扼要,观点突出,破除了甲午前后中日必有一战的幻象或执迷,也戳穿了日本军队和(彼时)日本国力的神话。对战争宣传、庆祝促进了臣民意识向“国民”意识的转变的讨论,更是给人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