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1985年获北京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蒙大拿大学和圣母大学。除该书之外,还著有《领悟与描绘:中英诗歌自然意象的比较研究》(To Perceive and to Represen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ics of Nature Imagery)。曾经在美国各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发表于2025-04-03
私人领域的变形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后世人少有能指摘白居易在诗坛的地位和诗词中的瑕疵,后者仅朱熹等少数人做到。在学生时代,语文老师也将几乎所有精力花在词藻和修辞上,希望学生通过机械地背诵,自行领悟诗词背后的意义。 读罢此书,我们对部分唐宋诗人词人有了不小的改观。也从价值观、处事观等角度深入洞察...
评分Xiaoshan Yang’s Metamorphosis of the Private Sphere: Gardens and Objects in Tang-Song Poetry is about the poetic configurations of the private garden in cities, especially Luoyang, from the ninth to the eleventh century in rel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
评分后世人少有能指摘白居易在诗坛的地位和诗词中的瑕疵,后者仅朱熹等少数人做到。在学生时代,语文老师也将几乎所有精力花在词藻和修辞上,希望学生通过机械地背诵,自行领悟诗词背后的意义。 读罢此书,我们对部分唐宋诗人词人有了不小的改观。也从价值观、处事观等角度深入洞察...
评分本书完全可以和Ronald C. Egan的The problem of beauty共同阅读,杨晓山无疑参考了Egan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但在此基础之上的论证与判断则更为精巧。第五章对于北宋耆老隐居生活中政治性的隐含所作的分析十分精彩,为“耆老会”相关的诗文,或是《十咏图》、《睢阳五老图》这...
评分图书标签: 园林 海外中国研究 古典文学 历史 汉学 杨晓山 文学 文化
通过精彩纷呈的中国园林诗歌细读,作者匠心独运地考察了中唐至北宋期间文学传统中的私人领域的发展。唐宋的文人士大夫们发现传统的道德、政治和审美价值取向不足为训或者说不合时宜,于是,他们一直在努力地寻找变通与调和之道。然而,无论是作为世外桃源建构起来的城市私家园林,还是园林中四处罗致而来的各种玩好(比如奇石、珍禽和名画),一旦面对公共领域的各种价值标准,这个精致文雅的私人空间便因受到挤压而开始变形。这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也是一个脆弱的世界,通过对唐宋园林诗歌的解读,作者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可居可游的审美空间,也揭示出了其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这是本人见过的注释做得最精彩最扎实的书之一,太强了
评分看到苏轼那段我笑了
评分入手
评分还是读得我有点崩。。也的确,感觉理论缺了点。
评分本文解释的好范例:在历史事件中解读一组诗歌的意义。
私人领域的变形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