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鸿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发表于2025-01-22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评分作者试图借用欧洲古典殿堂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来阐述中国的古代艺术文化的纪念性,建筑只是一个文中叙事的载体。——此书涉及很多古代器物,知识量大,看不快!
评分贝格利:评巫鸿《中国古代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 一、 介绍一:巫鸿的“纪念性”和他的个案研究 按《牛津英语字典》的解释,“纪念物”(monument)是指“任何保留下来,用以纪念某一人物、行动、时段或事件的事物”。纪念物可以像坟墓一样实在,也可以像诗句一样虚幻,“当暴君...
评分还没有细读,不过把好几个门类挑出一些作品来然后放入一个西方的纪念碑性中,我怎么有点感觉像是在逗西方人玩呢?德国人看见中国的塔确实是喜欢喊monumental,monumental,可中国有纪念碑性这个东西么?
评分作者试图借用欧洲古典殿堂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来阐述中国的古代艺术文化的纪念性,建筑只是一个文中叙事的载体。——此书涉及很多古代器物,知识量大,看不快!
图书标签: 艺术史 巫鸿 建筑 艺术 美术史 历史 考古学 中国
美术史家巫鸿最富争议的学术专著,被誉为“可以与福柯的《词与物》比肩”。
作为重构中国古代美术宏观叙述的一种尝试,本书沿循两条线索对中国古代美术传统进行界定:一是文化比较的线索,即,首先反思“纪念碑性”这一西方古代艺术的普遍经验,然后通过考察重新定义的“纪念碑性”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特殊表现,来探索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逻辑。另一个是历史演变的线索,即通过对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的观察,去发掘中国艺术和建筑的三个主要传统——宗庙和礼器,都城和宫殿,墓葬和随葬品——之间的连续性和凝聚力。
全书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全书导论:九鼎传说和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以下是正文五章,分别为:一、礼制艺术的时代;二、宗庙、宫殿和墓葬;三、纪念碑式城市——长安;四、丧葬纪念碑的声音;五、透明石头:一个时代的终结。
因为这部书,美术史学界掀起了一场学术上的“科索沃战争”(李零语)。自本书问世以来,围绕本书的内容以及东西方治学理路的大讨论,波及美术史学科以外,绵延至今。今天,提起《纪念碑性》这本书,仍然是一段学术史上剪不断理还乱的公案。
本书是《纪念碑性》中文版的首次出版。
当我努力追寻的研究对象在十九世纪后半夜整体缺席时,等待我的不仅仅是惊喜,还有焦急。 把纪念碑平面化以后,你就会看到,失去的空间让纪念碑无处藏身,一下子矮小了好多。由此看到,纪念碑这一寄托于空间的概念的局限性,以及条约在当时的境遇。为什么纪念碑会直接过渡到碑刻以及与此相关的二元视觉艺术,而不是到文字以及与其相关的书籍或者契约?- 耕石
评分没有困意啊…
评分巫鸿建立中国美术史的架构,我觉得还是在一种“场景还原”的手法基础上,将石器、玉器、青铜器、城市和墓碑等,都放入其原有的位置上,串在名为“礼仪”的线索上。这本书看得最带劲的还是讲“汉长安”那节,毕竟我是学建筑学的嘛。比起将汉长安作为一个纪念碑的城市,我更愿意关注汉长安城内居民区和宫室混杂,皇帝跨过中央大道上的复道从未央宫来到长乐宫的途径,渭河北岸数座皇陵和他们的陵邑与长安城一道构成公元前后世界特大首都卫星城带这样无比先进的规划理念,以及杜陵邑是当时重臣的聚居地,他们的上朝路径是不是每日跨越渭河上的桥,来到长安城内上班。这些“场景还原”比去背诵汉长安是宫室居半唐长安是里坊制宋汴梁是街坊制要更为生动可感些。最近不管是看史景迁,还是巫鸿,感觉他们受到宇文所安的影响都很大。
评分当我努力追寻的研究对象在十九世纪后半夜整体缺席时,等待我的不仅仅是惊喜,还有焦急。 把纪念碑平面化以后,你就会看到,失去的空间让纪念碑无处藏身,一下子矮小了好多。由此看到,纪念碑这一寄托于空间的概念的局限性,以及条约在当时的境遇。为什么纪念碑会直接过渡到碑刻以及与此相关的二元视觉艺术,而不是到文字以及与其相关的书籍或者契约?- 耕石
评分有点巧合,每个暑假都会读本巫鸿的书。北京回来后,在T大同学推荐下看了这本书。作者从礼制艺术、宗庙宫殿墓葬、城市、个人丧葬与新空间的发明五个角度,阐述中国早期纪念性艺术的变化,由新石器至汉末的礼仪美术传统,到三四世纪的个人化艺术创作,在物质、思想和表达手法上的变化,包括三维空间的兴趣、石质材料的发现、不同营造努力的表达、新的二元构图的诞生等,充分体现了作者在艺术质料、观者和作品互动关系以及原境(语境context)几点上的关注。作者基于艺术材料,虽然也在联系历史文本,但从个人的角度看,观点的提出虽然颇具启示,但是缺乏足够的实证。书中“纪念碑性”的概念代表的是纪念形式背后的社会、政治与意识形态意义,从而与纪念碑构成“内容”与“形式”的对应,前者的纪念性和礼仪功能使得后者成立,强调“碑”似乎不必。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