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羅貝爾,建築師,紐約普拉特學院建築係建築理論和建築史教授。1965年獲賓州大學建築碩士學位(當時路易·康任教於此),1966年獲得賓州大學第二個碩士學位,主修建築理淪。羅貝爾是紐約建築聯盟理事會成員,常為Arfforum,ProgressiveArchirecture,AlA Journal撰稿,並經常受邀在美國各地進行演講。
譯者簡介:成寒,齣生於颱灣彰化,現居颱北。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學士、英語教學碩:著有《大詩人的聲音》《瀑布上的房子——追尋建築大師賴特的腳印》《推開文學傢的門》《躺著學英語》係列以及《成寒英語有聲書》係列等,並有多部譯作。
路易·康,1901年生於愛沙尼亞,1905年隨父母移民美國費城,從小受傳統猶太式教育,多思好問,天生有音樂和繪畫纔能。1920年至1924年康在賓州大學攻瀆建築,受益於備受攤崇的建築師保羅·剋烈特。1947年至1957年在耶魯大學教學,期間設計瞭耶魯大學美術館。1957年至1961年沒計的賓州大學的理查德醫學研究中心成為康對現代建築的重要貢獻。他在60歲至70歲之問,在世界上多個國傢進行創作,涵蓋瞭各式各樣的機構的建築物。1974年自印度旅行迴紐約時,因心髒病突發去世。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no one has had a greater influence than Louis I. Kahn, whose many buildings include the Salk Institute, the Yale Study Center, and the Exeter Library. He is remembered, however, not only as a master builder, but also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creative think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For Kahn, the study of architecture was the study of human beings, their highest aspirations and most profound truths. He searched for forms and materials to express the subtlety and grandeur of life. In his buildings we see the realization of his vision: luminous surfaces that evoke a fundamental awe, silent courtyards that speak of the expansiveness and the sanctity of the spirit, monumental columns and graceful arches that embody dignity and strength.
Updated with a new preface, this classic work is a major statement on human creativity, showing us Louis Kahn as architect, visionary, and poet.
發表於2025-02-02
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想,在近現代所有建築師中,最能觸動我心的便是Louis I. Kahn。光明與靜謐,那深邃幽靜的喜悅,闡述瞭他對於建築實質的理解,更是他人生哲學的反映。Kahn用他作為建築師的方式詮釋瞭生命存在,他經曆瞭掙紮和探索,最終達到瞭目的,這讓我萬分激動更充滿希望——我相信,道存...
評分夥計 我是如此的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 在飛機上看完瞭 靜謐與光明 振奮人心的書 像一首古典樂 娓娓道來卻又發人深省。 康寫到:道存在。 我停下來 問到自己 什麼是道?我迴答到 道是自然 是欲望 是存在 是建築。哈哈 不知道康是否會滿意我的答案。飛機顛簸著,我的心亦是如...
評分這幾乎是我第一次一口氣讀完一本書,並且是事先毫無計劃的。原本打算看看《卡羅·斯卡帕》,卻無意間瞥見瞭它,於是毫不猶豫地翻開讀瞭起來。 在康的世界裏,光和物質是構成世界的本質,“光”傾嚮於一種已經存在,已經被錶達的事物,“物質”則更傾嚮於那些尚未得到錶達的存...
評分偶然在豆瓣上看到路易康的這本書,勾起瞭好多迴憶。。想起當年在考研和準備齣國的日子裏,在圖書館煎熬著學不下去,就找齣這些大師的作品集一遍又一遍地臨摹,來換取內心片刻的平靜,至今仍清楚地記得其中有一本就是《靜謐與光明》。 路易康的風格無需我贅言,如此的鮮明而深刻...
評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Louis I. Kahn的《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書和同名紀錄片看完瞭。 三歲被大火燒傷臉部,五十多歲做的建築纔開始被人認可,七十多歲心髒病突發去世,死在火車站的洗手間裏,過瞭兩天纔被人發現,當時是去印度旅行和找客戶要債的...
圖書標籤: 建築 路易·康 建築理論 Kahn 建築設計 設計 architecture 哲學
Louis.I.Kahn的原話太動人
評分對於建築這個詞匯有瞭新的感悟方嚮
評分在書店裏不知不覺就翻完瞭這本書的中文版。也許是因為譯者的語言風格很對口,也許真的是來源於路易斯康那種獨特的語言方式,很能打動人。帶迴傢收藏起來~
評分翻譯很糟糕,看看而已。
評分在書店裏不知不覺就翻完瞭這本書的中文版。也許是因為譯者的語言風格很對口,也許真的是來源於路易斯康那種獨特的語言方式,很能打動人。帶迴傢收藏起來~
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