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戈德斯坦(Amy Goldstein)
擔任《華盛頓郵報》特約撰稿人超過30年,獲得過眾多奬項,包括2002年的普利策新聞奬。她是首位獨立贏得《金融時報》-麥肯锡最佳商業圖書奬的女作傢,也曾是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基金會和拉德剋裏夫高等研究所的研究員。
2008年12月23日,聖誕節前兩天,美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旗下曆史最悠久的位於簡斯維爾地區的簡斯維爾配裝廠走到瞭最後一刻。9000多名員工走齣裝配廠,大門掛上瞭鎖鏈,工廠裏一片漆黑。
本書的故事就從這裏開始。當地處美國中心地帶的一個工業城鎮的主要工廠關閉時,到底發生瞭什麼。當一個具有“敢乾”精神的城市試圖重新振作起來時,又發生瞭什麼。
《紐約時報》“年度值得關注作品”、2018安東尼•盧卡斯圖書奬、800 - CEO – READ“年度最佳商業圖書”、《華爾街日報》“2017年度最佳圖書”、Business Insider“2017年度最佳圖書”、NPR(美國國傢公共電颱)“2017年度最佳圖書”。
發表於2024-11-18
簡斯維爾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清晨7點零7分,最後一輛雪佛蘭塔霍(Tahoe)駛下生産綫。外麵的天還暗著,氣溫15華氏度(約零下9攝氏度),積雪厚33英寸—幾乎是12月降雪的最高紀錄—一陣刺骨的寒風橫掃過占地數英畝的停車場。 簡斯維爾裝配廠裏燈火通明,人頭攢動。準備走齣工廠迎接未知將來的工人,與陸續走...
評分第一次知道鐵西區這個地方是在雙雪濤的小說裏,以前在新聞裏,聽多瞭各種關於東北經濟問題的探討,什麼如何振興啦,如何解決就業問題啦,說的大多是産業升級、宏觀經濟。 而個體的命運在大時代麵前往往顯得十分的卑微,以至於不值一提。在小說傢的眼裏,個體和人性是最值得描寫...
圖書標籤: 美國 社會 經濟 社會學 商業 美國社會 經濟史 非虛構
拿起放下,讀瞭兩個月終於還是讀完瞭。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的汽車工業蕭落,讓這個以汽車裝配工廠為生命的簡斯威爾小城黯淡,大批年近半百的工人沒瞭生計之源。大批工人湧入瞭再就業的培訓中心“黑鷹學校”,去完成一場賭博。賭上生命中的兩年光陰,相信就業中心提倡的職業培訓是新生活的美妙福音。但沮喪的是,還是沒有工作。這像極瞭我們的98年,太接近我們的體驗瞭,讓人難過得幾次讀不下去。
評分翻譯有點生澀,相似的故事在國企改製的中國發生過,市場對於沒有資曆的老人歧視嚴重。
評分非常有意思。(1)經濟衰退的時候,職業培訓並不能提高失業者找到新工作的比例,(2)政治極化的過程,鐵銹區從民主黨嚮共和黨的轉嚮,(3)不能接受低工資和離傢遠的本地工人必然會被外來勞動力取代,那種一輩子為一傢公司勤懇工作就能實現的美國夢是非常脆弱的。
評分六七十年代,五大湖地區的一個汽車裝配廠的普通工人,靠著每天在流水綫乾八小時的低技術含量的體力勞動,就可以住大彆墅、買兩輛車、養活一傢人、送兩三個孩子念大學。而同期的中國,鋼鐵工人一天開9小時銑床,妻子再紡9小時紗錠,纔可以住上40平的筒子樓,買輛鳳凰牌自行車,農村就更彆說瞭,溫飽都難以解決。是美國的産業工人素質更高技能更強嗎?不是,隻是因為美國完成瞭工業化,普通工人跟在美國工業化浪潮下喝肉湯。隨著八九十年代後東亞各國逐步完成工業化,再加之全球化又逐漸拉平各國相似職業的工資,銹帶的産業工人要麼接受下崗的命運,要麼自願調低工資,日益拮據的生活讓他們跟著川普齊聲大喊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殊不知,之前幾十年他們得到的,是太多遠超他們能力所應得的報酬,不會再有瞭。
評分在這本書中能讀到一個美國小城市的真實故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美國傳統中産階級工人沒落的狀況,以及為何“逆全球化”會如此甚囂塵上。作者選擇簡斯維爾,用編年體寫法忠實記錄瞭在通用汽車裝配廠關閉後的6年間(2008-2013),這個小鎮大部分失業工人的悲慘處境,雖然並沒有刻意去煽情,但那種失去工作後的無助和絕望感,以及生活的窘迫和壓力,卻讓人能深切地感同身受。就閱讀過程都能讓心情變得陰鬱,更彆說真實經曆這一切的人。原來溫情脈脈的美國小鎮被撕裂陷入惡性循環,這一切因何而起(製造業工作的消失)?這裏有政客、商人、慈善工作者、再就業機構老師……但更多的是工人和他們的傢庭的故事,這些人的眾生相,多大程度反應瞭一個真實的美國呢?還是讓我們對另一個美國(被全球化拋下的群體)有更深刻的認識。
簡斯維爾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