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誌偉,中山大學曆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常務副院長。1983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曆史學係後,一直在中山大學從事明清社會經濟史教學與研究。1985年晉升為中山大學曆史學係講師,1991年晉升為副教授,1994年晉升為教授。2000年起任中山大學曆史學係主任,2008年起任亞太研究院常務副院長,2010年起任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
《漢書食貨誌》曰:“《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食”與“貨”,構成中國王朝時期經濟運行的主體,而“食貨”在性質上屬貢賦經濟範疇,其內涵與今人所謂“農商”之意相歧。劉誌偉教授多年從事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承前人研究之餘緒,從貢賦經濟著眼,聚焦明清時期的賦役製度與市場活動及其運作機製,撿若乾史料,積點滴心得,撰數篇小文,閤編一冊,企能通過探究明清時期社會經濟之若乾實態,解釋王朝貢賦體係下市場擴張之特質。
有一種學問始終夾在兩個性格如同冰火的學科之間,這就是經濟史。這幾年裏,劉誌偉老師好幾次在公開和私下的場閤都說,經濟史是溝通曆史學和社會科學的橋梁。他新進齣版的論文集《貢賦體製與市場:明清社會經濟史論稿》相當能體現這一層意思。 過去40年中,中國經濟史的核心議題...
評分 評分有一種學問始終夾在兩個性格如同冰火的學科之間,這就是經濟史。這幾年裏,劉誌偉老師好幾次在公開和私下的場閤都說,經濟史是溝通曆史學和社會科學的橋梁。他新進齣版的論文集《貢賦體製與市場:明清社會經濟史論稿》相當能體現這一層意思。 過去40年中,中國經濟史的核心議題...
評分原文載於:上海書評(2018年7月) 原文地址: [https://www.duxieren.com/shanghaishuping/201807.shtml] 在曆史學界,提到曆史人類學、提到華南研究,中山大學曆史係的劉誌偉教授是一定會被提到的人物。很多年來,他與科大衛、鄭振滿、陳春聲、趙世瑜等幾位教授深入鄉村社會,...
評分若乾史料,點滴心得,數篇文章,閤編一冊,以探究明清時期社會經濟之若乾實態,解釋王朝貢賦體係下市場擴張之特質。深耕明清社會經濟史多年的知名學者四十餘年來的研究心得與思考感悟凝結為本書。同一方嚮多篇論文的結集齣版對於初學者整體把握學術發展脈絡及研究動態大有裨益。
评分貢賦體製與市場的關係,主要邏輯還是比較好理解,然而一到「從田土科則看明清田賦性質的轉型」這種正經聊會計、派徵思路的部分,就不得不暴露齣讀者的外行本質瞭…
评分書中的文章不少已經讀過,購書之後未免不覺遺憾。獲得最多的還是序言部分,用“食貨經濟”來看待傳統中國經濟體製,亦是“在中國發現曆史”的體現。貢賦之下,一直存在這長距離販運市場,中間點點相連形成瞭傳統中國的市場網絡;另一方麵也也形成瞭並非從市場分工和交換齣發形成的市場機製。
评分劉誌偉老師在導論中基於食貨誌對於貢賦體製的討論可謂經典,幫我理清瞭我的很多睏惑
评分誠如劉老師所言,部分論文受篇幅所限,不足以展開內容。感覺還是閱讀劉老師的專著更過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