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1978-2011):
她生前是海归博士,也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优秀的青年讲师,同时集妻子、女儿、母亲的角色于一身。
她不是一位纯粹意义上的作家,但文字真挚有才情,即便患病时也尽可能展现明朗的生命力,更不失纯朴的本色。
她不愿任何一个人在生命的单行道上摸黑前行,于是在与病魔顽强抗争的过程中,通过“复旦教师抗癌记录”的新浪微博和“活着就是王道”的博客,记录生命最后的旅程。
发表于2025-02-02
此生未完成(增订新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旦有死神铺上了黑色的背景,那些个点点滴滴,都变得像星光一样,微弱而珍贵。只有在夜色中,人们才会抬起头,仰望并感叹那夜空。 看着于娟平实的叙述,文字中丝毫没有悲伤和绝望的感觉,只有坚强,再坚强,再乐观,就像她说的一样:活着就是王道。果然这时...
评分作为一个身处国内的大学生,一直在为出国继续深造而努力。一直奉行“年轻的时候就是要拼,就是追梦的年纪”。而且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和观念也大都是在年少好好学习,以后有的是时间去享受生活。这里指的生活,大多停留在多么多么奢的物质生活,豪车大房之流。然而,人来...
评分作 者:于娟 出 版 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5 推 荐:★★★★★ 对于世事无常,早已耳濡目染太多,也亲历了几回,当然并非什么生死攸关,竟是些“小”的感怀罢了。 此前也听说过此类的书籍,关于人生最后多少时日的“死亡笔记”。然而总觉出版社或者媒体对...
评分左根永 于娟这本书以生花妙笔、幽默语言,在文中辅之以爽朗的笑声,对她的人生进行了总结,这些文字恰恰表明了她的此生已经完成。于娟在这本书中没有过多的涉及人性的丑恶,因为她明白“自己已经没有时间了,想这些丑恶的事已经毫无意义”。所以,这本书没有将焦点集中在人性的...
评分初次听说于娟的事情,是在一本周刊上看的一篇专访。她的一大串头衔,什么博士,拿到了什么学位,工作是什么性质之类,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留下深刻印象的反而是她笑意盈盈的从前照片,健康、开朗、阳光。儿子两岁多,名叫土豆。她叫自己的丈夫为“光头”,在她患乳腺癌晚期的所...
图书标签: 生死 随笔 好书,值得一读 于娟 散文 女性 中国 文学
这是一本记录关于生命与生活思索的书,写给内心柔软却迷路人间的人们: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一再提醒我们的,就是好好把握当下,以不会令自己将来后悔的方式去生活。
书中收录了作者癌症治疗的经历、对人生的理解、对自己忙碌前半生的一些回忆与反思;以及关于故乡、关于亲情等的深切感悟。
在病隙日记中,作者反省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细节,以生死经历总结出许多富有哲理的人生观点,以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断与命运抗争,令人重新审视“活着的意义”,理性看待死亡,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
大学的时候在网上浏览过于娟老师的故事,很是震撼。一直也没有时机坐下来静静地完整读读于娟老师的心路历程。时至今日,终于读完了这本心心念念的于娟老师用生命写下的文字。依然震撼,依然心痛。文章中那么多太痛了的文字描写,真的让我不忍看,一个普通平凡的女子为什么要经历那么多那么多的苦痛折磨,经历了为什么还要依然夺走她鲜活的生命?!透过于娟老师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也启发了我的灵魂。于老师,一路走好。活着的人,好好活着!别辜负每一天,别给自己留下遗憾。好好孝顺父母,教育子女,陪伴爱人,关心朋友。善待自己的身体,尽可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对社会的价值!
评分并不是因为经历了多次命悬一线,于娟才如此看得透彻,而是她本身就已经对生命,对人生就有了超过一般人的思考。可惜,豁达并坚强如斯,还是离开了这个眷恋的世界。推荐语太吓人,熬夜等于慢性自杀,愿这不是本意。逝者已逝,生者珍惜并引以为戒。生命苦短,纸短情长。
评分开始以为读这本书会觉得很沉重,不过除了第一章对抗癌症的文字比较揪心,后面就是于娟本人日常轻松的随笔了。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有情怀并且对生活有诸多感悟的人,她习惯用明朗的笔触记录生活感受,才有了后面对癌症治疗经历的这份宝贵的记录,最主要的是,就像她说的那样:“我不想任何一个人像我那样,手提着脑袋摸黑探索”。感谢于娟的顽强与坚韧,自此将这种对生活的别样思考融进了每个人的思想和意识。
评分当年在央视看到于娟的报道时我才刚刚毕业,这个事件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当时就是觉得癌症很可怕。到现在工作已经8年了,身体各方面都不复如初,每年的体检报告都在提醒我该开始养生,遇到这本书新版就买了,读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评分身体健康最重要
此生未完成(增订新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