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季风的方向

沿着季风的方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刘子超
出品人:
页数:30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8
价格:4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2014749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旅行文学
  • 旅行
  • 游记
  • 刘子超
  • 随笔
  • 2.散文随笔
  • 文学
  • 当代文学
  • 季风
  • 旅行
  • 自然
  • 地理
  • 人文
  • 风景
  • 成长
  • 探索
  • 季节
  • 记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为了寻找新的风景,而是为了拥有新的眼光。”(普鲁斯特语)

首届“单向街 书店文学奖·年度旅行写作”、“豆瓣年度好书”得主——刘子超再度出发,沿着季风的方向,前往南亚深处。

---------

他搭乘火车走遍印度南北;追随毛姆的足迹进入山地部落;坐上两 万美元的游轮航向蒲甘;穿过整个爪哇,抵达雨林深处的遗迹和火山;探寻泰柬边境上被地雷包围的古寺;在海岛之国邂逅成群的鲸鲨;在白色大象的故乡,寻访流亡苗人;乘着古老的运米船,由曼谷向大城缓慢行进……

---------

他对自然倾心,也与途中偶遇的人倾谈;投身当下,又随时进入磅礴的历史;藏身度假客中,又不时抹去痕迹,遁入全球化遗忘的荒蛮之境;他在旺盛、暧昧、失序的“忧郁热带”自省:我是谁?正置身于怎样的世界?

作者简介

刘子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供职于《南方人物周刊》、《GQ智族》,曾任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所研究员,现自由写作。著有《午夜降临前抵达》,为首届“单向街 书店文学奖·年度旅行写作”、“2015豆瓣年度好书”得主。译有《惊异之城》、《流动的盛宴》。

目录信息

1 穿越北印度的火车之旅 (印度)
2 我私人的佐米亚 (掸邦)
3 边境风云 (柬埔寨)
4 开往蒲甘的慢船 (缅甸)
5 死在爪哇也不错 (印度尼西亚)
6 白色大象 (老挝)
7 菲律宾跳岛记 (菲律宾)
8 曼谷下大城 (泰国)
9 抵挡印度洋的堤坝 (印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为了寻找新的风景,而是为了拥有新的眼光。”(普鲁斯特语) 首届“单向街 书店文学奖·年度旅行写作”、“豆瓣年度好书”得主——刘子超再度出发,沿着季风的方向,前往南亚深处。 --------- 他搭乘火车走遍印度南北;追随毛姆的足迹进入山地部落;坐上两 ...  

评分

上周我去上海参加朋友聚会,想先在商场和他们碰头。不知何故,一进入商场我就有种莫名的焦躁与沮丧,这里人影幢幢,商品锦簇,可就有什么东西在空气里粘滞灰败,挥之不去。 一定是我的问题,总觉得多读两本书就想跳高一点看人群,其实大家不过是周末出来散步闲逛,难道所有采买...  

评分

来到书的中段,全书的赤道位。我们随子超来到爪哇,这里季风也停了。他去了雅加达,佛塔,火山小镇,讲苏加诺,婆罗浮屠的往事。但最终使他抵达“爪哇灵魂”的,是一个在伊真火山口的意外。在这里,当地人为了五美元的日薪,做硫黄工人,“先爬3公里陡坡,再爬200米峭壁下到火...  

评分

每天下午,Orcaella号上都有一场小型讲座。作家鲍勃是讲者之一。大家坐在凉快的客厅里,喝着红茶,吃着点心,听鲍勃讲述奥威尔在缅甸的日子——这段日子对他一生的写作至关重要。我很快发现,如果你足够有钱,就用不着看书,因为可以找到像鲍勃这样的人把精心挑选、剪裁过的信...  

评分

来到书的中段,全书的赤道位。我们随子超来到爪哇,这里季风也停了。他去了雅加达,佛塔,火山小镇,讲苏加诺,婆罗浮屠的往事。但最终使他抵达“爪哇灵魂”的,是一个在伊真火山口的意外。在这里,当地人为了五美元的日薪,做硫黄工人,“先爬3公里陡坡,再爬200米峭壁下到火...  

用户评价

评分

写得很棒 看这本书就能明显觉察出旅游和旅行的本质区别 仿佛跟着一起去了趟东南亚旅行 参观了人文文化历史遗迹 最喜欢《开往蒲甘的慢船》观察细致入微 现代豪华游轮与当地的落后经济对比描写形成巨大的冲击力 坐船人的心理和场景描写也非常有意思。真有意思,感觉又多了解了一分这个世界。

评分

阅读的过程,像是在看一部公路电影。虽然对大的环境描绘得简练,却对沿途遇见的人描述得具体,当人生动了,地点也就生动了。他不仅会告诉你眼前的真实,还会告诉你造就这一切的历史与文化。爪哇的那篇,仿佛有末日感,每篇结尾的节点都把握得干脆而恰到好处。

评分

读一部好的游记,就好像在内心深处听到远方鼓声的呼唤,想立刻背起行囊,来一场“湿婆的风暴”般的旅行。被刘子超笔下多姿多彩的异国情调吸引,更赞赏他以中国人的视角和问题意识,观察这个世界。在他的旅程中,中国时时作为一个影子出现。在穿越北印度的火车上,他与印度人交谈中国与印度哪个更好;在缅甸掸邦,他遇到中文学校的朱老师;在开往蒲甘的慢船上,缅甸的变化映衬出我们还上不了脸书、油管的尴尬;在参观印尼万隆会议模型时,让他惊讶地发现主角不是周恩来而是苏加诺;涌入老挝的中国人,只有生意经,很少参加过布施;与菲律宾黄姓店主聊另一个时空的中国让他产生幻觉;在南印度旅行时,又偶遇一个崇拜马云的印度年轻人......这样的视角,既让我们抽离于这个被观察的世界,又让我们清醒看到自己在这个世界所处的位置。

评分

真是优秀的游记,谢谢七七热忱的推荐,让人看到世界,看到不安和悲悯,看到一个人的时空和一个地方的时空汇聚起来又离散开。要是挑刺的话,就是宏大叙事有余,而旅途的色香味,小细节,过少,人物会匆忙地讲一句“符合主题”的话,人和事都不让人惊奇,缺乏闲笔和闲趣。

评分

头一两篇,讲印度和缅甸的,浓浓的英语游记味道。后面逐渐淡了,但总之最后结果是,不中不英,感觉不鲜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