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波托茨基
Jean Potocki
波蘭貴族、旅行傢、人種學傢、埃及古物學傢、語言學傢、旅行傢、啓濛運動期間受歡迎的作傢。他的人生經曆和功績,使他在波蘭成為一個傳奇人物。在波蘭之外,他以《薩拉戈薩手稿》聞名。
1761年,他齣生在波蘭一個貴族之傢。在日內瓦和洛桑接受教育,兩次在波蘭軍隊服役,擔任工程兵團指揮官,還曾以馬耳他騎士團新人的身份在戰艦上待過一段時間。他在法國待過一段時間,隨後迴到波蘭,成為知名齣版傢,齣版報紙和小冊子。1788年,他在華沙成立自由齣版社,創建瞭這座城市的第一個自由閱讀室。
1790年,他乘坐熱氣球在華沙升空,成為波蘭第一個乘坐熱氣球的人,此舉為他贏得巨大聲譽。他結過兩次婚,有五個孩子。他的第一次婚姻以離婚收場。從他的兩次婚姻中誕生瞭許多誹謗性的傳聞。1812年,他心力憔悴,身體狀況惡化,迴到在波多利亞的莊園。他在人生的最後兩年裏完成瞭小說《薩拉戈薩手稿》。1815年去世,享年54歲。
*********************************************
方頌華 | 譯者
南京大學法語係碩士,現居上海。主要譯作有《吾棲之膚》《自由》《感謝這一刻》《歐洲思想的危機》等。
親愛的阿方索,
我們來到這裏並非因為偶然……
我們在等你。
瓦隆衛隊的年輕軍官阿方索趕赴馬德裏加入他的軍隊。但他很快就發現,他被睏在一傢神秘的路邊客棧,和形形色色的怪人待在一起:小偷、強盜、貴族、妓女與吉蔔賽人。他在六十六天裏記錄下他們的故事。大約四十年後,這部手稿在一 個鎖起來的箱子裏被發現。
這部關於僞裝、魔法、幻想,關於榮譽與怯懦、著魔與誘惑的書,生動刻畫瞭各色人物。小說使用瞭怪談、魔幻、愛情、喜劇、哥特等文風,故事中套著故事,被譽為堪比《十日談》與《一韆零一夜》的傑作。
*********************************************
文學史上的怪奇傑作,比肩《一韆零一夜》《十日談》的史詩巨著
普希金、卡爾維諾、薩曼·魯西迪誠摯推薦
電影版深受導演斯科塞斯、科波拉、大衛·林奇推崇
國內讀者期待多年,完整中譯本首度問世
*********************************************
《薩拉戈薩手稿》裏的故事一個套著一個,這些故事組成瞭一部難以被拆分的長篇小說。波蘭伯爵揚·波托茨基在這部傑作裏展現瞭怪誕文學的各種元素。
——伊塔洛·卡爾維諾
一部波蘭經典……中國套盒一樣的故事結構……讀起來就像一部非常傑齣的當代小說。
——薩曼·魯西迪
卓越的歐洲文學傑作之一。非凡的想象力和精巧的結構使人目眩神迷,大開眼界。
——《紐約時報》
讀這本書物超所值,以一本長篇小說的價格,買下瞭兩打獨創又新穎的故事。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從魔幻內容來看,《薩拉戈薩手稿》很像《一韆零一夜》;從意識風格來看,很像《十日談》……一部歐洲浪漫主義傑作。
——《華盛頓郵報》
人類有史以來最怪的書之一終於得到它在世界文學中應有的位置。
——《衛報》
體量巨大,光芒萬丈,永無終結。
——《星期日郵報》
發表於2025-02-01
薩拉戈薩手稿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打開主頁,僅就標注的八十來本書裏,百分之六十幾是虛構作品,其中45部小說。讀故事,占據瞭大部分閱讀時間。 作為人類大腦虛構能力的體現,“故事”充滿吸引力,少年時代缺失的“睡前故事”,演變成成年後的“枕邊故事”。從國外的《十日談》《坎特伯雷故事集》,到國內的《酉...
評分 評分本書背景是1809年拿破侖戰爭時期的薩拉戈薩之戰中,一位西班牙軍官從法國軍官手中繳獲瞭一份手稿,恰巧是自己祖父的故事。於是便以講述的形式引齣瞭手稿中這66天的冒險故事。 手稿中故事發生的主要年份是在1740年左右。當時歐洲大地也是戰爭不斷。1739年大不列顛和西班牙之間的...
評分打開主頁,僅就標注的八十來本書裏,百分之六十幾是虛構作品,其中45部小說。讀故事,占據瞭大部分閱讀時間。 作為人類大腦虛構能力的體現,“故事”充滿吸引力,少年時代缺失的“睡前故事”,演變成成年後的“枕邊故事”。從國外的《十日談》《坎特伯雷故事集》,到國內的《酉...
評分圖書標籤: 奇幻 外國文學 波蘭文學 小說 文學 波蘭 揚·波托茨基 薩拉馬戈
披著一韆零一夜外衣的奧德修斯,初讀很有意思,多層嵌套的故事結構讓人仿佛置身於迷宮一般,隨著情節的深入會有些發膩,故事的框架雷同,錶述方式也大同小異,甚至相同語句會重復齣現,越讀到後麵越覺得似曾相識。中間部分吉普賽首領和貝拉斯剋斯的講述相互穿插進行,第三十八天貝拉斯剋斯體係開始的哲學問題是升華之筆。 非常喜歡偶爾露麵的利百加,她自動代入讀者視角,並且自帶吐槽屬性:“總是不斷地製造驚奇,這把故事本身的趣味全弄沒瞭,而且讓人始終搞不清中心人物到底是誰。”利百加的這句話簡直就是我對這部分的潛颱詞。 總而言之在一本書中可以看到如此之多並且包含各種元素的故事還是很滿足的,屬於不可多得的調劑品,有空要把電影補一下。
評分層層嵌套,仿佛無休無止、無窮無盡的故事連綴,因而篇幅雖巨,卻異常好讀。較之《十日談》“說故事的人”不僅少瞭些,而且也往往是“故事裏的故事”中齣現的非現實個體,而非“實在之人”。故事種類頗豐,作者應該是(炫技式地)有意戲仿瞭當時的所有常見的類型,改編電影亦十分精彩,同步推薦~
評分卡爾維諾和薩曼·魯西迪奉為圭臬的奇書,於兩個半世紀前誕生,而在三十年前纔真正擁有權威定本。“俄羅斯文學的太陽”普希金和“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歐文都是它的忠實粉絲,並先後為之創作過同人作品。個人感受:上承《一韆零一夜》《十日談》《坎特伯雷故事集》等古典傳奇作品的文脈,也實實在在湧動著一派在那個時代求新求變的“野生”氣息和現代主義風格/先兆。
評分樓上的諸多短評,讓我想第一時間找來看看,順便再把電影找到。
評分卡爾維諾和薩曼·魯西迪奉為圭臬的奇書,於兩個半世紀前誕生,而在三十年前纔真正擁有權威定本。“俄羅斯文學的太陽”普希金和“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歐文都是它的忠實粉絲,並先後為之創作過同人作品。個人感受:上承《一韆零一夜》《十日談》《坎特伯雷故事集》等古典傳奇作品的文脈,也實實在在湧動著一派在那個時代求新求變的“野生”氣息和現代主義風格/先兆。
薩拉戈薩手稿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