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以及《局部》系列等。
发表于2025-01-26
局部:陌生的经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初习的作品》,这是一幅名叫《海边的渔夫》的小画,画面是插着兜站在海边的一个小混蛋,脸部没有画全,手脚腿甚至都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是初学者的潦草半成品,画里透着“憨气”。作者是谁呢?梵高。 梵高的作品,陈丹青的讲述更多的是一种引导,他说梵高透...
评分我必须得承认,我天然的更容易喜欢口语化感受更强烈的文本。 陈丹青的很多看法,我未必认同,他的很多感动其实我也很难共情,不过他的文字节奏,闲笔里的鲜活、练达,确实是我很喜欢的。 吸收知识的选择有很多,更何况有些书本就是视频大餐的佐料,为何还要翻翻书?窃以为,文...
评分✏️整体往往是幻觉。我们手捧艺术史或文学史,不过是手捧著者给那段历史起的绰号,不过是面对这微缩景观里的七大奇迹,胡萝卜雕出来的万里长城。 ✏️整体,往往不如局部可以信任。局部,就是一堆漂流瓶,装着当事人的一得一见一赞一叹,被他陆续丢到海里。他相信海不...
评分艺术评论集《陌生的经验》是“看理想”系列节目《局部》的文字版,陈丹青从局部去讲述了《千里江山图》、《死亡的胜利》、《流民图》和王希孟、蒋孝和、梵高等作品和画家。 书中序言中说整体往往是幻觉,往往不如局部可以信任。局部承载着作者的一得一见一赞一叹,往往更让人惊...
评分我必须得承认,我天然的更容易喜欢口语化感受更强烈的文本。 陈丹青的很多看法,我未必认同,他的很多感动其实我也很难共情,不过他的文字节奏,闲笔里的鲜活、练达,确实是我很喜欢的。 吸收知识的选择有很多,更何况有些书本就是视频大餐的佐料,为何还要翻翻书?窃以为,文...
图书标签:
陈丹青的私人艺术史
1.5亿人次观看,豆瓣高分艺术纪录片《局部》内容全收录
发掘隐没的天才、次要的作品
时隔五年,新修订
内文更换高级涂布纸,贴近画作原色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一季的讲稿。从少年王希孟到憨人凡·高,从早期文艺复兴的捣蛋鬼布法马可到威尼斯画匠卡帕奇奥,从舞女出身的瓦拉东到民国闺秀女画家,从宫廷画师徐扬到战死沙场的巴齐耶……他们多数是被美术史忽略的天才,作品亦然,虽经历史“隐没”而显得“次要”,却值得再度被认知、被观看。这是一份画家个人的观看与叙述,艺术史退为背景,艺术家,才是主角。
由局部的影音作品而衍生的书籍,有很好的拓展,看得很痛快又很感动,这个世界病了很久了,但总会有一些人,能让你觉得,一切还不是那么糟。
评分陈丹青就像一个絮絮叨叨的老太婆,但有趣。
评分我还没看节目,先来看了这本书,可能看看节目效果更好吧。想起来因为给分高,在THU选修了一门美术鉴赏还是艺术赏析的课,美院老师带着看画,看画背后的故事,看画家的一生,当时的感受也和现在差不多,大概就是啊好美我却这么大老粗? 不过看到美的事物总是开心的
评分这一册越往后面越爱看,陈丹青这么讲美术,大约适合我这样的圈外人,处处是偏见,处处是主观,咱对美术史陌生,也知道他在撒欢儿。类比一下,重写文学史,极需要这种敢随口放炮的人呐。(虽然我不知美术史有无重写之必要。)
评分虽然不懂艺术,不懂绘画,每看完一篇就迅速忘了主角画家的名字,读完整本书还是只知道梵高杜尚几个人,但陈老师写得也太好了吧,单纯当散文看也是很好的作品(耳边一直回荡视频节目中陈老师不急不慌的声音)。看到好作品,“像个傻子”,“惊呆了”,“眼泪流下来了”,不会让人觉得矫情,只会感叹一句艺术家的孩子气呀。这大概就陈老师与油腻中年男的区别。
局部:陌生的经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