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文
台湾著名作家、编剧。祖籍山东临朐,一九五六年生,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曾主编《三三集刊》《三三杂志》,并任三三书坊发行人。著有电影剧本《恋恋风尘》《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千禧曼波》《最好的时光》等,散文集《淡江记》《小毕的故事》《花忆前身》等,小说集《乔太守新记》《传说》《最想念的季节》《炎夏之部》《世纪末的华丽》等。《荒人手记》荣获首届时报文学百万小说奖,短篇小说《世纪末的华丽》位列“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
朱天心
台湾著名作家,祖籍山东临朐,一九五八年生于台湾高雄,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主编《三三集刊》,多次荣获时报文学奖及联合报小说奖,现专事写作。著有《方舟上的日子》《击壤歌》《昨日当我年轻时》《未了》《时移事往》《我记得……》《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学飞的盟盟》《古都》《漫游者》《二十二岁之前》《猎人们》《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三十三年梦》等。
朱天衣
台湾著名作家,祖籍山东临朐,一九六零年生,与姐姐天文、天心三姐妹在大学时即创办三三书坊。成名小说有《旧爱》《青春不夜城》《孩子王》《再生》等,散文有《朱天衣散文集》。爱好戏剧表演,曾以一首民歌《深秋浓浓的枫红里》轰动台湾歌坛,获“金韵奖”。
❀ 享誉台湾文坛的“朱家三姐妹”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 首部亲情佳作合集,天衣亲自选编,共同讲述读书人家的相守日常与丰实光阴。
❀ 亲情之书:最深刻的眷恋,最安稳的幸福,都在家里。家是来处,亦是归途,给我们走下去的勇气。
❀ 一部“书香家庭是如何养成”的精彩历 程 ,一部生动、温柔的家庭教养书:身传重于言教,环境的影响重于一切。
“印象最深的是,常常电影结束时已到了公交车的收班时候,父母常为了赶那末班公交车,撒腿紧跑,他们一边牵一个姐姐,我则被他们两人悬吊在中间,才从睡梦中醒转的我,两脚悬空蹬着,觉得自己好似要飞起来了。
当一家人赶上了公交车,又喘又笑的,欢腾得不得了。那是一九六三年,我们姐妹仨分别是七岁、五岁、三岁,而父亲、母亲也还年轻得不得了,这是我记忆的开始。”
——朱天衣
“我有时在朱家坐着,看着他们老少男女,真是目瞪口呆。如果以为朱家有一股子傲气(他们实在有傲气的本钱),就错了,朴素,幽默,随意,正直,是这一家子的迷人所在。”
——阿城
“这个家庭很神奇,不仅是因为它是三代文学之家,更是他们对文学的虔敬,夫妻、父母、子女,手足、甚至人与小动物之间的彼此守护善待。那首被天文写过、也被天心写过的爸爸唱的“好妹妹,不分离”歌谣中溢出的温暖情谊,加上天衣细细写来的童年的零食、游戏、家族故事……回响在眷村的少年时光里,也回响在读者心里,在暴戾横行的当下世界中,是何奇珍贵。”
——黎戈
宋人戴复古诗云:“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这诗过于凄苦寂灭,但我喜欢最后这句。天衣她一次次温柔提笔,追忆父蔼母慈姊妹深情,就是告诉我们,岁月流迁无常,但这里真的有过值得你过门驻足的桃树人家。
——史航
一本书不知不觉看完,合上之后,也会有文中天衣回到旧屋的感慨:这里曾容纳那么多事情啊。
——桑格格
“家”这个字具有深刻的蕴涵,可以包括亲情、童年、柴米油盐,还有那书与花的香味。这本《桃树人家》收录了“朱家三姐妹”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的亲情佳作,向读者呈现了“书香家庭”的苦乐与相守。 书中有苦有乐。当你读到朱天文的“日记”时,也许会因为那稚嫩又朴实的孩童...
评分[读书人家的爱与光阴] 朱天衣朱天文朱天心的书——《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桃树人家:读书人家的光阴》《生命中那些闪亮的日子》。从日常饮食、宠物相伴、读书、旅行,乃至交友,感觉他们的日子是发光的。是让我尊敬的——读书人家的真挚情感、生活和学问。 一直觉得:最好的...
评分读这一本《桃树人家》其实是非常轻松又非常治愈的过程,如果说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人的一生,那么朱家姐妹的童年美好地甚至可以治愈读者。书里面出现最多的除了朱家爸爸妈妈和三姐妹,其他最多的就是猫猫狗狗和其他动物们。很多很多的动物需要很多很多的爱,而这一户桃树下的人家...
评分《桃树人家:读书人家的光阴》序言 文/朱天衣 每回出外座谈演讲,总被介绍出自“文学世家”,因此这就成了会后访问的主题。大家总好奇:父母是如何教育子女的,使我们姐妹仨都走上写作之路? 首先,关于写作,父母是从未把着手教过我们什么,更没说过什么文学方面的大道理,自...
评分文学不只是书写与阅读,还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这样的“文学世家”,父母行的就是《老子》所谓“不言之教”。不喜阅读的父母如何苛求孩子拥有读书习惯?鲜少陪伴谈天的亲子关系,如何奢望孩子有说与写的渴望?
评分读书人家的光阴,娓娓道来的却是稀松平常却温情满满的家庭日常,“文学世家”的养成,秘诀约莫就是这“身教胜于言传”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吧。最早是从电影《恋恋风尘》认识的朱天文,这部电影至今在我看来还是台湾新电影时期最为细腻写意的一部影片,看完此书才明白如此的家庭氛围才养育出了三个女儿不争名利、淡泊明志的性格。最是物质贫乏的年代,却存有邻里乡情和淳朴民风。如今身处以秒计算的快节奏社会,如此恬淡闲适的文字和心情,从何寻觅呢?
评分惯性阅读
评分文学不只是书写与阅读,还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这样的“文学世家”,父母行的就是《老子》所谓“不言之教”。不喜阅读的父母如何苛求孩子拥有读书习惯?鲜少陪伴谈天的亲子关系,如何奢望孩子有说与写的渴望?
评分在这个冬日阅读这样一本温暖的散文集,忽然很想念我的host sister。又回忆起自己童年时的撒丫跑时光。娓娓道来的一篇篇文字里,都是温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