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琳·穆尔黑德,传记作家,历史学家,记者,文学评论家。她是伯特兰?罗素、芙瑞雅?斯塔克、艾丽斯?奥里戈和玛莎?盖尔霍恩传记的作者。她还创作有非虚构类作品,如《杜南的梦想》讲述红十字会的历史。她还为包括《文学评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每日电讯报》、《独立报》、《旁观者》和《纽约书评》等撰写评论。
发表于2025-04-02
冬日列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二战期间,贝当元帅的维希政权将妇女送上断头台,他让她们堕胎,并通过了禁止女性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法律,鼓励 28 岁以下的女性婚后辞职,并要求 50 岁以上的女性退休。贝当认为女性有责任从家庭开始重塑国家,那些积极参与政治的女性被认为是对法国道德复兴的威胁。 1940年10月...
评分这是一部抗争史,向世人宣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一部血泪史,向世人展示纳粹集中营的地狱般场景;这是一部揭露史,向世人表述着人性的善良和极端丑恶。英国传记作家卡罗琳·穆尔黑德的《冬日列车:维希政权与纳粹集中营里的法国女性》一书,用其细腻的笔法、详实的史...
评分这是一本历史书,记录二战法国人民抗争的历史。这也是一本纪实文学,描绘了二战那段时期的人物和事件。 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流畅,让读者读起来非常的顺畅,毫无生涩之感。书中的人物和事件不停的穿插,令人有些眼花缭乱。这本书的作者主要是以传记作品为主,所以他的文字有很深的...
评分以开往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的31000次列车上230位法国女性为对象,记录她们抵抗侵略的勇敢行为及被捕后遭遇的惊人暴行,书写她们面对极端恐怖时始终保持的韧性和尊严,歌颂她们在死亡随时来临时的相互扶持和自我牺牲。而我想作为读者在此处应该更多地看到是对纳粹的控诉、对暴行...
评分二战期间,贝当元帅的维希政权将妇女送上断头台,他让她们堕胎,并通过了禁止女性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法律,鼓励 28 岁以下的女性婚后辞职,并要求 50 岁以上的女性退休。贝当认为女性有责任从家庭开始重塑国家,那些积极参与政治的女性被认为是对法国道德复兴的威胁。 1940年10月...
图书标签:
★ 传记作家卡罗琳·穆尔黑德二战系列作品
★ 记述法国维希政权下女性的抵抗运动、集中营生存与战后生活
★ 见证友谊与智慧的力量
本书为“穆尔黑德二战作品集”第一部,获誉《多伦多星报》最佳图书、《纽约时报》优秀读物。
二战期间,为换取轴心国不瓜分法国,维希政权助纣为虐,协助抓捕犹太人和其他“不良分子”。一些勇敢的女性,因仇恨和抵抗纳粹占领者而团结起来,她们分发反纳粹传单,印制革命出版物,藏匿抵抗者 ,并将犹太人秘密地带到安全地带。她们是教师、学生、药剂师、巴黎歌剧院的歌唱家、作家和家庭主妇,她们是母亲、妻子、姐妹、女儿。她们还是开往纳粹集中营的31000次列车的囚犯。
列车将她们带到奥斯维辛、比克瑙,在那里,她们经受了难以想象的折磨:党卫军军官的凶残暴虐,糟糕的居住环境引发的斑疹伤寒、坏疽等疾病,毒气室、焚化炉笼罩的无形阴影。在那里,她们彼此照料,相互慰藉,在深厚的感情和友爱中获得安慰和力量。她们去时有230人,但仅49人活了下来,重回法国。她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人性向恶可以堕落到何种地步,向善又可能升华得多么崇高。 本书为“穆尔黑德二战作品集”第一部,获誉《多伦多星报》最佳图书、《纽约时报》优秀读物。
二战期间,为换取轴心国不瓜分法国,维希政权助纣为虐,协助抓捕犹太人和其他“不良分子”。一些勇敢的女性,因仇恨和抵抗纳粹占领者而团结起来,她们分发反纳粹传单,印制革命出版物,藏匿抵抗者 ,并将犹太人秘密地带到安全地带。她们是教师、学生、药剂师、巴黎歌剧院的歌唱家、作家和家庭主妇,她们是母亲、妻子、姐妹、女儿。她们还是开往纳粹集中营的31000次列车的囚犯。
列车将她们带到奥斯维辛、比克瑙,在那里,她们经受了难以想象的折磨:党卫军军官的凶残暴虐,糟糕的居住环境引发的斑疹伤寒、坏疽等疾病,毒气室、焚化炉笼罩的无形阴影。在那里,她们彼此照料,相互慰藉,在深厚的感情和友爱中获得安慰和力量。她们去时有230人,但仅49人活了下来,重回法国。她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人性向恶可以堕落到何种地步,向善又可能升华得多么崇高。
这本书是历史文献,但是读起来却像小说一样,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书籍。人性之恶可以堕落到何种地步,向善又可能升华到多么崇高。就像《星期日泰晤士报》所介绍的,“法国抵抗运动中女性的生活、死亡,确实值得用一部认真的回忆录来记录。她们的故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段鲜有人研究、出人意料的历史……一本严肃、真诚的好书。”
评分读完为这些普通却不平凡的女性感动,这些女性为了祖国却被自己的祖国逮捕,出卖,移交给帝国,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经历九死一生,最终回到国内时却发现那群出卖她们的人然身居高位,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评分二战时期,有些法国女性勇敢抗争、矢志不渝! 1943年1月24日(周日)清晨,230名法国女性被迫登上开往纳粹集中营的【第31000次列车】。她们中最小的才刚过17岁生日,最年长是67岁的安全屋提供者。然而战争结束时(29个月后),230人中仅幸存49人。极端残酷下,她们的友谊、勇气与品格都发挥到了极限,这也是支撑她们活下来的关键。在集中营那种超越人类正常认知的地方,凡是与人性有关的事物都遭到了极端挑战…… 在40760名战后归来的“政治抵抗者”中(女性8872名),有1053人被授予最高荣誉--【法国解放勋章】,但女性仅6名!人们并不认为战时女性所扮演的角色足够英勇(如信使/印刷工/抵抗文宣分发者及安全屋提供者)。这种轻视与偏见发生在一众勇敢且忘我的女性身上,怎能不令人痛惜且遗憾呢!
评分感谢作者呈现了这段波澜壮阔却少为人知的历史,这部著作也展现了女性的力量与勇气、智慧与良知。这是一段悲壮的历史,“这便是她们的故事,塞西尔、贝蒂、普佩特、马德莱娜以及其他226位女性的故事。她们都被送上了那趟列车,它后来以31000次列车而为世人所知。”
评分活着是为了讲述——在苦难面前的人们唯一的信念大抵如此。第三帝国给无数人带来了磨难:不仅限于德国以及德占区犹太人,还有很多吉普赛人、苏联人、法国人等等,后者多是法国政治犯。这类人在集中营佩戴的是红色臂章,德国占领法国后行事愈发尖锐,对其不断地剥削造成了法国人民的抵抗运动。女性在其中找到了自己所能扮演的角色:信使、通讯员、印刷工、被禁文件的分发者和提供安全屋。也正是这些看起来不是那么英勇地作战方式,使其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她们在集中营也遭受着与男性同样的折磨,在承受的苦难面前,没有性别之分。十几岁的孩子到几十岁的妇女,她们用着自己的方式抵抗着侵略者,她们是别人的女儿、妻子、母亲。她们为自己的国家而做出抵抗,少数的人活下来了,她们将真相公之于众。但是除了这些,她们没有活着,她们在集中营时就死去了
冬日列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