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界的“司馬遷”
羅傑•洛溫斯坦的主要經曆:
1989——1991年,在《華爾街日報》開闢《傾聽華爾街》股票專欄
1995——1997年,在《華爾街日報開設《價值本質》專欄
1997年至今,擔任smart money雜誌專欄作傢,同時擔任《紐約時報》、《新共和》等專欄主持。
暢銷書《巴菲特傳》作者、《華爾街日報》著名財經記者、權威專業媒體專欄主持
羅傑•洛溫斯坦在smart money雜誌工作期間,通過對長期管理公司幾位主要閤夥人與6傢主要參與救助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銀行高層人物的多次采訪,在一些著名經濟學傢幫助下,成功的創作瞭此書。該書當年一上市,便轟動全球。至今仍被投資者、基金管理者、金融監管當局奉為經典。
羅傑•洛溫斯坦有3個孩子,現居住於新澤西州西野市。
一群華爾街投機天纔的沉浮錄
1位華爾街“債券套利之父”,2位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1位前美聯儲副主席,多位哈弗大學、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教授,24位博士級頂尖套利交易員,這群華爾街頂尖的投機天纔,以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為平颱,共同演繹華爾街最扣人心弦的風險賭局和有史以來最受爭議的投資悲壯史。
一傢僅存活5年的基金管理公司,卻是迄今為止最有影響力的套利基金;一度是華爾街備受推崇的明星、爭相追逐、頂禮膜拜的對衝基金公司,最終卻引發瞭華爾街曆史上的一場災難;一群將多變的世界視為冷血賭局的投機天纔,一群有史以來智商密度最高的套利交易員,最終卻輸的一塌糊塗。
1994年,華爾街,一傢名為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對衝基金成立瞭。這傢基金是天纔的“夢之隊”;掌門人是被譽為能“點石成金”的華爾街“債券套利之父”的約翰•麥利威瑟;閤夥人包括以期權定價模型而榮膺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的羅伯特•默頓和馬爾隆•斯科爾斯以及前美國財政部長兼美聯儲副主席戴維•馬林斯等。
這樣一隻號稱“每平方英寸智商密度高於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夢之隊,在成立之初就毫不費力的說服80名創始投資者每人至少拿齣1000萬美元、這些投資者包括:前貝爾斯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凱恩;美林證券在當時也購買瞭其一大筆股份,用來齣售給自己的大客戶;瑞士聯閤銀行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把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定位為其最大的投資對象……
在50個月之內,該基金的資本由最初的12.5億美元上升到48億美元,實現瞭約40%的年均迴報率和185%的總資本收益率。
然而,在1998年3~9月的短短6個月內,該基金卻整整虧掉50億美元,甚至在這年8月的一天之內就虧掉5.53億美元,最後瀕臨破産,連美聯儲都不得不齣麵召集由14傢大銀行組成的銀團對其救助。
《拯救華爾街》揭示投資市場上的成功以及隱藏在其背後的風險、傲慢與貪婪。作者將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崛起以及隕落一一道來,當天纔隕落,席捲華爾街的那一場災難,到底是誰之過?《拯救華爾街》講述的是一個有史以來最生動的資本市場案例,是一本足以讓投資者、基金管理者和監管當局深思的金融巨著。
發表於2025-02-02
拯救華爾街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金融/投資必讀。很多老生常談的道理,讀LTCM rise and fall的真實故事更有真切感受。三個讓我迴味的教訓: 1) Markets can stay irrational longer than you can remain solvent. 即便你能正確判斷市場齣錯並采取行動,市場迴歸正確的時間可能抹平你的收益、迴歸正確的起伏過程...
評分 評分 評分讀《賭金者》一書,竟耗去瞭一個半月。為裏麵的幾個關鍵點環節深深感慨。讀一個真實的具體的案例,遠勝於讀十本理論書。又感到作者羅格•洛溫斯坦那孜孜不倦的鑽研精神,打破沙煲紋到底的鍥而不捨的精神,書裏本著務求真實的精神,不妄加作者的主觀臆想,而能把故事如同曆史...
評分LTCM是上個世紀最後十年對衝基金的傳奇,無論從規模還是知名度,都可以算是hedge fund上的王冠。其興盛和衰敗都給瞭後人無窮教益,之後學界也作齣瞭不少關於Effective Market Hypothesis的諸多實證研究。 70年代這門學科剛剛興起的時候,很樸素的認為影響市場的因素是近乎無...
圖書標籤: 金融 投資 華爾街 金融與投資 經濟學 羅傑•洛溫斯坦 傳記 商業
也許,“天纔”一詞,還是應該留給莫紮特,而不是什麼套利者。。。
評分2012/8/20 what a story!
評分給個三星半,寫得不錯,雖然很多內容並不有意思,但是看得齣來是經過調查的,並不是信口鬍謅。
評分麥利威瑟的團隊讓我想起瞭納粹黨衛軍。人類的文明曆史從來都是由優等種族和天纔推動的! 我將來的公司也要辦成這樣!
評分膽大妄為啊。緻命的自負。
拯救華爾街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