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奥孔

拉奥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莱辛(1729—1781),德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主要作品有悲剧《撒拉·萨姆逊小姐》《爱米丽娅·迦洛蒂》,喜剧《明娜·封·巴恩黑尔姆》,诗剧《智者纳旦》,戏剧评论集《汉堡剧评》,美学论著《拉奥孔》以及三卷集的《寓言》。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德] 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
出品人:
页数:237
译者:朱光潜
出版时间:1979-8
价格:14.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020067725
丛书系列:外国文艺理论丛书(新版)
图书标签:
  • 美学 
  • 莱辛 
  • 文学理论 
  • 朱光潜 
  • 文艺理论 
  • 德国 
  • 艺术 
  • 经典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拉奥孔》主要内容:第一个对画和诗进行比较的人是一个具有精微感觉的人,他感觉到这两种艺术对他所发生的效果是相同的。他认识到这两种艺术都向我们把不在目前的东西表现为就像在目前的,把外形表现为现实;它们都产生逼真的幻觉,而这两种逼真的幻觉都是令人愉快的。

另外一个人要设法深入窥探这种快感的内在本质,发见到在画和诗里,这种快感都来自同一个源泉。美这个概念本来是先从有形体的对象得来的,却具有一些普遍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到许多不同的东西上去,可以运用到形状上去,也可以运用到行为和思想上去。

第三个人就这些规律的价值和运用进行思考,发见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

第一个人是艺术爱好者,第二个人是哲学家,第三个人则是艺术批评家。

头两个人都不容易错误地运用他们的感觉或论断,至于艺术批评家的情况却不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该用怎样的一种态度去对待一本书了。 是它在自身发挥到极致就好呢,还是,是可以从外在否定它的。 莱辛这本对诗与画的分别讲的很有趣味,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但是若是一本著作要是瞻前顾后,虽然照顾了总体的全方面的观点,但是对其实未免没什么独到之处,没...  

评分

评分

具体内容不多说了,感受比较深的有两点。 第一点,朱光潜先生的翻译特别流畅,时而穿插的古代诗词对照,使其增添了几分古典韵味。而且《拉奥孔》一点儿也不像是德国理论家的书(这点不能归功于朱先生,已经过其他语言版本对照),他的文章有他的体温,他的性格。《拉奥孔》不立...  

评分

在温克尔曼写出《论希腊绘画和雕刻作品的摹仿》和《古代造型艺术史》的两年之后,卡门茨的莱辛先生,大抵是因为忍受不了长久以来新古典主义的伪善僵硬,便不小心对他也进行了反驳。他虽然也用自己的理论基础与逻辑方式,指出了温克尔曼“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的艺术理想并...  

用户评价

评分

7.24 附录和译后记比正文好看。1.艺术终极目的是感知,可以由自然符号无限接近,不能直接表述;2.描绘部分并不能显示整体;3.要素:目的、符号(媒介)、对象、呈现方式(规则)、效果、以及最终形成的感受。

评分

最后朱光潜本人的那个短评真TM五毛,建议删掉!

评分

少有的天才才写得出这样的美学作品。它极少引用、贴金,而多是作者本人的思考、讨论,少有引用也是为了批判,继而立论。充实而有分量,缜密而有力量。这不单纯是对人类艺术观念的一种探索、澄清,不单是最深邃地划开诗与画的界限,它超越了诗与画(文学与造型艺术)的战役,实际上对一些根本的艺术命题和思维方式进行了解答。而最终落脚点在于诗(文学)的创作、欣赏、解读途径。譬如诗之美,诗之人物形象……这部著作基本建立在亚氏《诗学》“文艺模仿论”的基础之上。作者认为戏剧是最高的文艺形式,这一思想在后来的《汉堡剧评》及其他剧本创作中得到了发展和实践。他的毕生信念和理想都建立在建立德意志国家大剧院和市民剧上。

评分

詩畫論.自然符號/人為符號.人+英雄.

评分

快速通读了一遍。有些观点很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