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辛(1729—1781),德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主要作品有悲剧《撒拉·萨姆逊小姐》《爱米丽娅·迦洛蒂》,喜剧《明娜·封·巴恩黑尔姆》,诗剧《智者纳旦》,戏剧评论集《汉堡剧评》,美学论著《拉奥孔》以及三卷集的《寓言》。
发表于2025-01-22
拉奥孔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具体内容不多说了,感受比较深的有两点。 第一点,朱光潜先生的翻译特别流畅,时而穿插的古代诗词对照,使其增添了几分古典韵味。而且《拉奥孔》一点儿也不像是德国理论家的书(这点不能归功于朱先生,已经过其他语言版本对照),他的文章有他的体温,他的性格。《拉奥孔》不立...
评分莱辛(1729—1781)在《拉奥孔》里仔细地分辨了诗(文学)和画(造型艺术)的区别和联系。他沿用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观念,认为诗和画的最终目的都在于美。但因为两种艺术使用的媒介不同,造成了它们的同归殊途。诗歌使用的是人为符号——声音,它的展开向度是时间,可以通过...
评分具体内容不多说了,感受比较深的有两点。 第一点,朱光潜先生的翻译特别流畅,时而穿插的古代诗词对照,使其增添了几分古典韵味。而且《拉奥孔》一点儿也不像是德国理论家的书(这点不能归功于朱先生,已经过其他语言版本对照),他的文章有他的体温,他的性格。《拉奥孔》不立...
评分 评分朱光潜先生在《诗论》的第七章详细谈论了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在这里我参照以前读《诗论》时做的笔记,把对莱辛的批评部分简要概述在这里,不免有疏漏之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朱先生的原作。 贡献: 1.他很明白指出已往诗画异质说的笼统含混。各种艺术在相同之中有不同者在,...
图书标签: 美学 莱辛 文学理论 朱光潜 文艺理论 德国 艺术 经典
《拉奥孔》主要内容:第一个对画和诗进行比较的人是一个具有精微感觉的人,他感觉到这两种艺术对他所发生的效果是相同的。他认识到这两种艺术都向我们把不在目前的东西表现为就像在目前的,把外形表现为现实;它们都产生逼真的幻觉,而这两种逼真的幻觉都是令人愉快的。
另外一个人要设法深入窥探这种快感的内在本质,发见到在画和诗里,这种快感都来自同一个源泉。美这个概念本来是先从有形体的对象得来的,却具有一些普遍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到许多不同的东西上去,可以运用到形状上去,也可以运用到行为和思想上去。
第三个人就这些规律的价值和运用进行思考,发见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
第一个人是艺术爱好者,第二个人是哲学家,第三个人则是艺术批评家。
头两个人都不容易错误地运用他们的感觉或论断,至于艺术批评家的情况却不同。
少有的天才才写得出这样的美学作品。它极少引用、贴金,而多是作者本人的思考、讨论,少有引用也是为了批判,继而立论。充实而有分量,缜密而有力量。这不单纯是对人类艺术观念的一种探索、澄清,不单是最深邃地划开诗与画的界限,它超越了诗与画(文学与造型艺术)的战役,实际上对一些根本的艺术命题和思维方式进行了解答。而最终落脚点在于诗(文学)的创作、欣赏、解读途径。譬如诗之美,诗之人物形象……这部著作基本建立在亚氏《诗学》“文艺模仿论”的基础之上。作者认为戏剧是最高的文艺形式,这一思想在后来的《汉堡剧评》及其他剧本创作中得到了发展和实践。他的毕生信念和理想都建立在建立德意志国家大剧院和市民剧上。
评分詩畫論.自然符號/人為符號.人+英雄.
评分快速通读了一遍。有些观点很有意思
评分1.就题材而言,画描绘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诗叙述在时间上先后承续的动作,画适合写美的事物,诗可以写丑与悲剧;2.就媒介而言,画用线条颜色等“自然的符号”,它们在空间并列,适宜描绘空间并列物体,诗用语言的“人为的符号”,它们在时间上先后承续,适宜叙述动作情节;3.就接受艺术的感官和心理功能而言,画所写物体通过视觉接受,物体平铺并列,可一眼看出整体而少用想象,诗用语言叙述动作情节,主要诉诸听觉,但因为语言本身是观念性的,而动作情节是先后承续的,所以无法一下子把握整体,所以需靠记忆和想象;4.就艺术理想而言,画的最高标准是美,静态,不重表情,诗以动作情节冲突发展为对象,重在表情和个性。总体而言,在那个反对古典主义的启蒙运动时代背景下,莱辛意在说明诗的优越性。
评分敬佩朱光潜先生的高水准翻译,如此重要美学著述。
拉奥孔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