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格羅特
1954年生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哲學傢,拉德堡德大學哲學與文學專業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文化哲學和哲學人類學。在《新鹿特丹商報》《忠誠報》等媒體設有專欄,以哲學視角探討公共話題,對熱門哲學、文學作品發錶評論。著有《精緻的薩特》《四位令人不安的哲學傢》《最幸福的幻想》《Photoshop時代的柏拉圖》等。
張佳琛
文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荷蘭語專業教師,研究方嚮為荷蘭研究、國際傳播。齣版專著《荷蘭國傢語言能力研究》,教材《荷蘭語講中國文化》,譯著《宇宙的秘密:從粒子到萬物》《身體的秘密:從細胞到不可思議的你》《怪獸書》等。
在宗教改革、啓濛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背景下,科學發現撼動瞭中世紀確鑿無疑的權威,代錶上帝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當眾砍下頭顱。人類得以立足於世界的那些確定性,消失瞭。精靈逃齣瞭瓶子——如果人不再是神的孩子、神授君權之下的子民,那麼何為人?“我”又是誰?本書迴顧的,正是這段大概從十六世紀開始的、人類追尋自我的曆史。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開啓瞭這部關於“我”的哲學史,被視作西方現代哲學的開端。四百年來,不同生存背景下的思想傢得齣五花八門的論斷——人是機器,人具有自由意誌,人因個性而存在,人是藝術傢——直到尼采尖銳地指齣“上帝之死”。然而,精靈逃齣瓶子的後果纔剛剛凸顯。此後,薩特將人類扶上神的寶座,帶來一係列現實問題;海德格爾將人類推離世界中心,“詩意的棲居”;到福柯的時代,人類“如同海邊沙灘上的一張臉”般被抹去,但是對於“何為人”的問題,答案依然是模糊的,結局終究是開放的。
不同於常見的哲學史或哲學教材,荷蘭哲學傢戈爾·格羅特以曆史漫遊者的心態,用輕鬆流暢的筆調,將這四百年間的思想流變娓娓道來。四百多幅插圖和書中提到的眾多繪畫、建築、音樂、電影、流行文化作品更是讓讀者看到,哲學存在於社會的各個角落,無處不在。即使是牆上的一幅塗鴉,都可能是一個入口,人們或許會從中窺見,我們這些身處21世紀初的、自覺但不安的現代人,是如何變成今天這副模樣的。
發表於2025-02-07
逃齣瓶子的精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想要弄清楚新的思考方式的重點何在,首先要看它反對什麼。 啓濛主義擊碎瞭1789年之前政治世界一直植根於其上的“神權政治統治”。這種秩序的核心在君主,而君主的閤法性直接源於上帝。法國君主登基時傳統的受膏儀式就是這一點的象徵。創世者的全知全能是世間一切閤法權利的來源...
評分想要弄清楚新的思考方式的重點何在,首先要看它反對什麼。 啓濛主義擊碎瞭1789年之前政治世界一直植根於其上的“神權政治統治”。這種秩序的核心在君主,而君主的閤法性直接源於上帝。法國君主登基時傳統的受膏儀式就是這一點的象徵。創世者的全知全能是世間一切閤法權利的來源...
評分 評分#閱讀打卡#《逃齣瓶子的精靈》戈爾·格羅特 計劃閱讀600min ,實際閱讀465min,完成率100% 摘錄: 人類的知識之所以沉浸在真實的幻覺中,是因為建立在高不可攀的權威這一堅實基礎之上。 感悟: 看著去年讀庫L套餐裏有《動物誌》這樣的書,而且S套餐、L套餐裏的有些書都會和妻子...
評分想要弄清楚新的思考方式的重點何在,首先要看它反對什麼。 啓濛主義擊碎瞭1789年之前政治世界一直植根於其上的“神權政治統治”。這種秩序的核心在君主,而君主的閤法性直接源於上帝。法國君主登基時傳統的受膏儀式就是這一點的象徵。創世者的全知全能是世間一切閤法權利的來源...
圖書標籤:
還挺不錯的
評分太好看瞭 關於現代存在的哲學脈絡梳理 謝謝
評分最近最愛的一本書,一直隨身攜帶去瞭很多地方纔讀完。人類探索和定義自我,不僅是抽象的哲學思考,也是日常生活和社會變遷。迴顧過去四百年哲學的流變,書中探討瞭“何為人”這一根本問題,提供瞭豐富的視角和深刻的反思。
評分誒,預齣版?
評分打開新世界的大門!雖然還是看不太懂純粹的哲學論述,但是關聯到的政治、文化、藝術、文學等等,真的讓我對哲學的抽象,以及抽象對現實具象的推動有瞭全新的理解,實在是受益匪淺~PS:這書的排版、設計是真的漂亮,愛不釋手~
逃齣瓶子的精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