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斯各特•拉什(Scott Lash),伦敦大学哥尔斯密学院社会学教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的著作有《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与厄里合作,l987)、《后现代主义社会学》(1990)、《现代性和身份》(合编,1992)、《全球性现代性》(合编,1995)、《时间与价值》(合编,l998)、《另一种现代性,另一种理性》(1999)等。
《信息批判》的核心问题是:在一个没有什么时间去反思的年代里,批判理论的未来是什么?面对信息社会中信息的速度和瞬息即逝,信息批判真的有可能吗?《信息批判》前半部分说明全球信息秩序即将取代旧式的国家制造业社会。后半部分,针对无处不在的全球通信流将摧毁批判反思所必需的单独空间这一现象,作者聚焦于批判和批判理论问题,集中讨论“我们当如何重构批判理论以掌握此一信息秩序”。
从二十世纪末始,一个汇集传媒、通讯、信息科技的新形态社会逐渐形成,激发了众多学者对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传播、沟通的想象或反思。二十一世纪以来,一系列学术著作的引进出版,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网络社会理论、约翰•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以及尼葛洛庞帝的数...
评分感觉还行。对我的课题有些启发。其实,就这一部分而言,可以引用信息化导致的工作场deskilling相关文献以及ICT方面的实证研究,说服力会更强。“信息”是一个日常生活中被滥用的词,与“信息论”和“信息社会”的本意相去甚远。对于传播学者,这方面比较陌生,是不错的参考书。...
评分感觉还行。对我的课题有些启发。其实,就这一部分而言,可以引用信息化导致的工作场deskilling相关文献以及ICT方面的实证研究,说服力会更强。“信息”是一个日常生活中被滥用的词,与“信息论”和“信息社会”的本意相去甚远。对于传播学者,这方面比较陌生,是不错的参考书。...
评分内容不错,尤其是关于网络社会分析,文字虽然稍显啰嗦,但是与以前看过的最啰嗦的相比还行。但是最Orz的是,正文部分凡是引用的都用H大格式标注的,例如Durkheim(1897)这种,但是最后一章翻完,就是封底了,没有附上参考文献,也没有索引,太恶了。
评分感觉还行。对我的课题有些启发。其实,就这一部分而言,可以引用信息化导致的工作场deskilling相关文献以及ICT方面的实证研究,说服力会更强。“信息”是一个日常生活中被滥用的词,与“信息论”和“信息社会”的本意相去甚远。对于传播学者,这方面比较陌生,是不错的参考书。...
信息的特点:流动的,转瞬即逝的,压缩时空的。现在社会里有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两种信息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错误信息的社会里充斥着智能。 而新思想模式和新想象:非线性、不连续的权力体制。我们已经不再能够走到全球通信之流以外去寻找一个稳固的批判支点了,因为再也没有所谓的外面存在了,信息批判就在信息自身里面。 最后的问题是:在一个没有什么时间去反思的年代里,批判理论的未来是什么?
评分拉什在访学的时候太忙了没有看这本,现在看了,还是有点小惊讶他老人家思路比上课清晰多了。。
评分英国POP批判与研究!
评分信息的特点:流动的,转瞬即逝的,压缩时空的。现在社会里有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两种信息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错误信息的社会里充斥着智能。 而新思想模式和新想象:非线性、不连续的权力体制。我们已经不再能够走到全球通信之流以外去寻找一个稳固的批判支点了,因为再也没有所谓的外面存在了,信息批判就在信息自身里面。 最后的问题是:在一个没有什么时间去反思的年代里,批判理论的未来是什么?
评分最高的理性和最高的非理性齐头并进..最高的理性导致了最高的非理性。挂念是信息秩序的内容单位,于是理性和非理性就以最高张力被并置在观念里。信息批判就在信息自身里。信息性媒介则是通过事实之粗暴的象征暴力来运作的。没有反思时间.很多想法和比喻很生动....框框,信息垃圾,品牌就是把垃圾框起来XD还有垃圾废品和粪的区别..蜘蛛和网....作者很喜欢杜尚和本雅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