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剋裏格(John Krige),亞特蘭大佐治亞理工學院曆史與社會學學院剋蘭茲伯格講習教授。主要研究技術社會史、現代全球史。著有《知識共享塑造歐洲:美國的技術協作與防擴散》(Sharing Knowledge Shaping Europe:US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 and Nonproliferation)、《戰後美國的知識管製與國傢安全》(Knowledge Regulation and Nationeal Security in Postwar America)等。
魏洪鍾,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會員。主要研究科學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政治哲學。著有《科學實在論導論》《細推物理須行樂——李政道的科學風采》等,譯有《強製、資本和歐洲國傢(公元990—1992年)》《民主》《托馬斯•庫恩》等。
知識能否暢通無阻的跨躍國境?
知識的跨國流動何以可能?
知識如何穿越以國傢主權名義管控的種種復雜機製?
知識事關重大,管理知識的流動與保護各種地方和國傢利益息息相關。
這本生動而富有創意的文集,探討瞭科學知識如何以及能否跨越國界的不同塑造條件。它涵蓋瞭幾乎所有範圍的活動和各種情況,從日常最基本的物質性,到機構、官僚體係和國傢結構的限製,這些因素規定瞭知識、“知識體”、技術和科學實踐的跨國傳播。《知識如何流動》是對20世紀科學和跨國主義文獻的不可或缺的補充。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傑西卡·王
本書對於曆史學傢格外有用,無論他們是否研究科學和技術,因為它直麵瞭書寫跨國曆史的睏難,並提供瞭一套真正多樣化的選擇和模式。跨國曆史不僅呈現齣混亂、勞動密集和偶然性的特點,還呈現齣(正如它應該的那樣)參與者和分析者共同創造的特點,而非僅僅展現一直被忽略瞭的隱蔽的視角。這一點迫使我們去思考為什麼跨國曆史十分重要,它甚至使得那些未被充分錶達清楚的聲音還在活生生地呼吸著。這本書是一個邀請,而不是一個答案。
——福特漢姆大學瀋德容
科學技術如何跨越“邊界”?
“邊界”在某種意義上是實際的建築,既是真實的障礙,又是展示權力範圍的地方……專業知識的形態所種多樣,有的藏在頭腦裏,有的刻在雙手上,有的以手工製品形式,有的在文本之中。在美國,專業知識影響著簽證、齣口管製和防擴散政策;在阿爾及利亞,專業知識促進瞭殖民定居者的柑橘生産;在越南,專業知識促進瞭三角洲的開發;在印度,專業知識改變瞭農業生産模式……
本書以知識為對象,聚焦各個地點之間的“知識”流動,探究人員、觀點以及事物跨躍“邊界”時所需的種種條件,展示瞭知識並不是暢通無阻地從發達國傢流嚮其他國傢,而是發達國傢為瞭維護科學技術上的領先地位、經濟上的有利優勢和國際政治上的霸權,以國傢安全的名義,對知識及科學傢、技術人員等知識體的跨國流動,設置各種各樣的障礙。
發表於2024-12-22
知識如何流動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對流動的理解有多大,流動的意義就有多大。
評分對流動的理解有多大,流動的意義就有多大。
評分對流動的理解有多大,流動的意義就有多大。
評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知識隻在願意學習的人們中流動。
評分對流動的理解有多大,流動的意義就有多大。
知識如何流動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