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風雲

兩宋風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袁騰飛,男,1972年2月生於北京。1994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曆史係,曾在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任教13年,現就職於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北京市高級教師、曆史教研員。 其授課視頻08年被學校上傳至網上,並迅速走紅,一月內點擊下載量即超過1000萬次,因其幽默風趣、活潑生動的講課風格,被網友戲稱為:“史上最牛的曆史老師”!

出版者:陝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袁騰飛
出品人:
頁數:296
译者:
出版時間:2009-7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1347249
叢書系列:百傢講壇
圖書標籤:
  • 曆史 
  • 袁騰飛 
  • 兩宋風雲 
  • 百傢講壇 
  • 宋朝 
  • 中國曆史 
  • 中國 
  • 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兩宋風雲(百傢講壇)》除瞭電視播齣的內容之外,還插入瞭大量的圖片和旁白,采用雙色印刷,集趣味性、知識性和可讀性於一身。錢教授序中雲:騰飛兄所講的兩宋史事,在中國的曆史上是有特殊的地位和價值的……“兩宋風雲”的紛陳精彩,一定能夠吸引青年學子發願投身建立新宋學的偉業。

作者在後記中說,“漢唐是可敬的,明清是可怖的,而兩宋是可愛的”,於是講瞭《兩宋風雲》……

故事發生在這樣一個年代:宋朝的第六代皇帝宋神宗在位時,任用王安石變法,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國傢富庶繁華,據現代專傢統計,北宋時期的國民生産總值,占瞭當時世界的80%,是明朝的10倍之多。文化高度發達,正如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所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韆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但在公元1127年,金軍南下,一舉滅亡瞭北宋,兩個皇帝都被擄走,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於是,康王趙構即位,率殘部南遷建朝,史稱“南宋”。那麼,富庶繁華、高度文明的北宋,為什麼會如此不堪一擊?而“亡國之君”宋徽宗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呢?南宋的第一個皇帝趙構被後人諷刺為“逃跑皇帝”,他真的是一個懦弱無能、貪生怕死的人嗎?既然作者說兩宋是可愛的,那它究竟可愛在哪裏呢?

一提到宋代曆史人物,我們常常對秦檜的陰險狡詐而咬牙切齒,對嶽飛的精忠報國而萬分敬仰,更對他被冤死而忿忿不平,然而,這些絕非偶然;這是為什麼?還有,高逑大傢都知道,是個大奸臣;可您知道嗎?在“北宋六賊” 中,高逑根本排不上號。《兩宋風雲(百傢講壇)》將為讀者揭開這背後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很喜歡袁騰飛的《兩宋風雲》,如同在河邊的芳草地散步,偶然間嚮曆史的長河裏投去不經意的一瞥,卻開啓瞭重重的一扇大門。那是另一個世界,離我們這麼近又那麼遠。門那端是何等的風雲詭秘、波瀾壯闊。 說史並非還原曆史,但必然融入說者的價值觀曆史觀。近來聽得甚...  

評分

中華民族的曆史本是由中國境內的各民族創造的,魏蜀吳三國鼎立,元明清文化,兩宋風雲,在兩宋三百多年的曆史中, 很多事情發生過,契丹人建立遼,黨項人建立夏,女真人建立金,濛古人建立元,它們都與宋並立,各式各樣的曆史人物登颱亮相,在這個舞颱上上演瞭一幕幕愛恨情仇的...  

評分

評分

《兩宋風雲》應該更名為《宋高宗-趙構的一生》 全書30章,主要在講宋高宗在位期間(1127年—1162年)的曆史 1067年—1085年 宋神宗在位推行王安石變法 將近二十年,國富民強 1085年—1100年 宋哲宗在位(宋神宗第六子) 大部份時間高太後+司馬光把持朝政,國力有增無減 11...  

評分

這周把袁老師講述的《兩宋風雲》給聽完瞭。 作者說“兩宋是可愛”,可聽完全劇之後並沒有絲毫同感。本人實在不是太喜愛這一段曆史,在我看來即便是談不上悲哀那是比較讓人失望的...... 《兩宋風雲》也沒有齣現什麼讓我特彆欣賞的人物。最大的感觸的人性的復雜,雖然也有諸如北...  

用戶評價

评分

關於嶽飛的部分尤其精彩,還原瞭他真實的麵目。

评分

你們不要笑!網上寫手赫連勃勃大王在自己的網文中,曾將嶽飛詩《題驟馬岡》誤寫為《題驟馬風》。而袁騰飛在自己的書中竟然也絲毫不架辨析的直接copy,於是乎,《題驟馬岡》無端變成瞭《題驟馬“風”》——站在高“岡”上的嶽飛,變成瞭禦“風”而行的超人!

评分

內容值5分,但這種錄音直接著錄的方式始終不喜歡,而且錯字情況比較嚴重,如“郎主(狼主)”“祖繼(祖逖)”,低級

评分

可惜,塞北三朝隻有一個遼就結束瞭。

评分

不愧是北京人,侃得還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