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傢、曆史學傢、東方學傢、思想傢、翻譯傢、佛學傢、梵文巴利文專傢、作傢。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
主要著述:《<大事>偈頌中限定動詞的變位》《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嚮-o和-u的轉化》《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福力太子因緣經)的吐火羅語本的諸異本》《印度古代語言論集》等。
主要譯作:《沙恭達羅》《五捲書》《優哩婆濕》《羅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等。
主要作品:《天竺心影》《朗潤集》《留德十年》《牛棚雜憶》《病榻雜記》《書齋雜景》等。
《牛棚雜憶》寫於1992年,為什麼時隔六年,到瞭現在1998年纔拿齣來齣版。這有點違反瞭寫書的常規。讀者會懷疑,其中必有個說法。我有愛,有恨,會妒忌,想報復,我的寬容心腸不比任何人高。可是,一動報復之念,我立即想到,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那種氣氛中,每個人,不管他是哪一個山頭,哪一個派彆,都像喝瞭迷魂湯一樣,異化為非人。現在人們有時候罵人為“畜生”,我覺得這是對畜生的汙衊。畜生吃人,因為它餓。它不會說謊,不會耍刁,決不會先講上一大篇必須吃人的道理,旁徵博引,洋洋灑灑,然後纔張嘴吃人。
發表於2025-04-25
牛棚雜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寂寞無處不在,唯一這一刻,我留住瞭自己 之前未曾拜讀過這一位經曆瞭1911-2009近百年的世紀老人-季老的作品,多是怕自己理解不瞭他那溫厚的筆墨,那哲學傢的豁達思想,那“非人”的摺磨過去,怕自己會隔著紙張也受不住那般情景,而今,在自己特彆想要瞭解那十年的始末之時,有...
評分北京大學著名學者季羨林教授撰寫的《牛棚雜憶》一書,以真實的迴憶,深刻記錄瞭文化大革命時期,很多老乾部、知識分子以及無辜的人民群眾遭到迫害,被強加上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反革命分子、叛徒、特務等莫須有罪名,將非法關押的地方稱為“牛棚”。這些老乾部、知識分子等...
評分我讀的季羨林的第一本書就是《留德十年》,彼時我也在德國,看完纔知道偉大的人物之所以那麼偉大,不僅僅是他的作品,還有那不屈不撓的毅力,不卑不吭的人格。留德十年裏隻記得他二戰期間又在挨餓,但是那麼艱苦的環境下他不知道哪裏弄來瞭糖,麵和雞蛋。這麼珍貴的東西他沒有...
評分讓我躊躇閱讀的一本書。 字裏行間透齣的匪夷所思和腕骨之痛在季老“風趣自嘲”的筆鋒下噴湧而齣,甚至中間部分章節的重復描述都能體會齣老人那種情不自禁的悲痛和彷徨。雖然讀過《血色青春》係列並聽過老一輩關於昆明當時的種種“禽獸現象”,但季老的這種幽默平...
評分文革是新中國的恥辱,正史不願多提,而當年被打成牛鬼蛇神的知識分子,大多已成為冤死鬼,沒能撐到今天,僥幸存活者,哪裏還敢做聲。那些紅小兵對自己的劣跡當然更不願多提,因此關於文革最殘酷部分的迴憶錄存世的很少。 但季羨林不愧是牛膽包天,當年他因為多嘴跳齣來惹瞭禍...
圖書標籤: 季羨林 迴憶錄 文革 曆史 傳記 中國 中國文學 文化
若曆史如現在般斷裂,不思過,自遺忘.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可能很難擺脫宿命的悲劇輪迴
評分光是看著文字就已經令人汗毛直立,那些親曆過的人不知道遭受過怎樣的摺磨
評分那是我們應該知曉的一段曆史
評分批鬥是門技藝
評分初中時讀的。倒是願意讀這類書,隻是總覺得自己沒資格去評分,給四星是作推薦。
牛棚雜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