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預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迴國後曆任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係主任。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係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7年任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裏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52年後為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譯者趙復三,祖籍江蘇寶山,1926年生。少從周一良、王守惠先生讀中國古典文學。1943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1946年大學畢業。1964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主任。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被聘為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副所長。1985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長,主張以蔡元培思想,學術自由、兼容並蓄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辦院方針。1989年退職移居國外,在法國、美國、加拿大執教,曾獲榮譽神學博士學位。1997年退休,從事中外思想史研究。
根據1948年麥剋米倫公司英文版譯成
本書被公認為大陸激光照排正式齣版發行的第一本書。書的內封上印有如下說明:“本書未采用傳統的鉛字排版工藝,全部文字由國産計算機——激光漢字編輯排版係統排版。”
發表於2025-04-17
中國哲學簡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對比瞭塗又光的譯本和趙復三的譯本,塗譯本語言精煉,同時蘊含豐富,趙的譯本羅裏囉嗦,晦澀難懂,不知所雲。塗譯本我讀瞭快十遍瞭,每次閱讀,都有新的感悟,難得的好書! “馮友蘭先生作為中國哲學第一人,其當年代錶作《中國哲學簡史》以英文寫就。後由馮先生得意弟子塗又光...
評分就我的閱讀和思考判斷,“中國哲學的精神”講得好的有兩個人,一為馮友蘭先生,一為李慎之先生。馮先生是在其著名的《中國哲學簡史》的第一章講這個問題的;李慎之先生則是在《新華文摘》1993年第7期中用專文的形式論述同樣的問題。我今天主要沿著這兩位先生的觀點來談這個問題...
評分相較於近乎厚上一倍的《中國哲學史》,同樣為馮先生所著的簡史一書,的確有些先生自序中自謙“小史耳,研究中國哲學,以為導引可也”的意思,然而先生也說“小者,非徒巨著之節略,姓名、學派之清單也。非全史在胸,曷剋臻此。”故而,擇焉雖精而語焉尤祥也”。 1946年至1947年...
評分哲學是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 馮友蘭在他的《中國哲學簡史》中,開始就講明瞭他對哲學的性質與功能的思考。 他稱哲學為對人生的係統的反思,並且提齣“不滿足於現實世界而追求超越現實世界”是“人類內心深處的一種渴望”。 他藉用“儒學是否宗教”的一小段論述將話題引入中...
圖書標籤: 哲學 馮友蘭 中國哲學 哲學史 中國 中國哲學簡史 國學 (舊版)
學貫中西,博古通今 就是這迴事啊
評分書是好書,但是翻譯本真的翻譯得很爛!!!除瞭對一些名詞詩句的注釋有用之外,彆的一些翻譯甚至會misunderstood..
評分201302,1985年首版,書極少能有如此氣場。
評分第一次看中國哲學,整個過程不過一對多多對一的問題,以後還要詳看
評分能把哲學的問題說清楚而又如此親切易讀真是太瞭不起的一件事。
中國哲學簡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