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被認為是繼薩特之後法國知識界的領袖人物,濛田之後最富纔華的散文傢。他在符號、精神分析批評、釋義學、解構主義諸領域都有卓越建樹,對西方文化和文化研究影響深遠。
本書收錄巴特的兩種著作,前者約14萬字,後者2萬餘字。1952年巴特進入國傢科學研究中心從事詞匯學和社會學研究,在其後的七年間在《新文藝》雜誌上發錶瞭許多揭露大眾文化迷思的文章,後來集結成《神話修辭術》(Mythologies, 1957)。從此,巴特被公認是關於我們怎樣通過語言、服飾、手勢相互交流的最有獨創性的評論傢之一。60年代初期,巴特在社會科學高等學院研究符號學和結構主義,他對傳統學院文學理論觀點以及大眾文學形態作瞭論述,其獨特的觀點被稱為新批評,引起其他思想傢的不滿,認為他漠視和不尊重文化中的文學根源。巴特則發錶《批評與真實》(Critique et verite, 1966)與其對抗,控訴那種陳舊的、布爾喬亞式的不重視語言細節、刻意忽視其他理論概念(如馬剋思主義)挑戰的批評方式;他熱情地呼籲讀者要擺脫既成觀念,按照現代思想看待文學作品,而文學作品總是先由一種語言與其自身的衝突組成的。
發表於2025-01-27
神話修辭術/批評與真實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羅蘭·巴特的神話學充滿瞭奇想色彩。這種感覺在科塔薩爾那些充滿神經質的短篇小說以及莎士比亞那部“豆花、蛛網、芥子”都陷入狂歡的喜劇《仲夏夜之夢》中也能找到。巴特也許並不想創立某種垂範於世的理論模型,畢竟“爾曹身與名俱滅”,他要的,更接近於在瘋狂的智力遊戲中,...
評分【按】看瞭些解讀巴特的文字,覺得這篇簡單的解讀文字也有必要貼齣來,供大傢批判。兼聽則明。 該文收於:《文化與詩學》,第13捲,北京大學齣版社,2011年版。 “神話學”:符號學分析與意識形態批判 ‘Mythology’: Semiological Analysis and Ideological Critique 摘...
評分 評分圖書標籤: 羅蘭·巴特 符號學 神話學 文化研究 語言學 文學理論 哲學 法國
巴特的神話學充滿瞭奇想色彩。這種感覺在卡塔薩爾那些充滿神經質的短篇小說以及莎士比亞那部“豆花、蛛網、芥子”都陷入狂歡的喜劇《仲夏夜之夢》中也能找到。巴特也許並不想創立某種垂範於世的理論模型,畢竟“爾曹身與名俱滅”,他要的,更接近於在瘋狂的智力遊戲中,截獲一點好玩、一點頑皮與譏誚。
評分已被羅蘭巴特迷得無法自拔~
評分去你媽的 誰翻譯的啊 我一共就去google books查瞭一句話 還發現譯文連主語都翻錯瞭
評分文采好,簡單易懂,衝這兩點就令人感動瞭。神話作為將曆史轉化為自然的言說方式。
評分真是可愛又毒舌。
神話修辭術/批評與真實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