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一章 緣起與過程
第一節 考察的緣起
第二節 地球觀察組織和泰順縣政府與民間對考察的支持
第三節 考察內容與考察做法
第四節 考察收獲與後續研究
第二章 地理與曆史
第一節 地理環境
第二節 政區和人口
第三節 古今方誌
第四節 浙閩開發與泰順的拓荒
第五節 移民的遷入與分布
第六節 地域多元文化的形成
第七節 泰順的商品經濟
第八節 主要商業中心
第九節 地理條件對泰順曆史的影響
第十節 泰順曆史文化研究的學術源流
第三章 民間文獻與日常生活
第一節 傢譜與傢族曆史
一、泰順傢譜調查
二、泰順傢譜內容
三、“十八大姓”及其傢譜
四、僧道譜牒
第二節 契約與日常生活
一、泰順契約的範式
二、傢族田地交易的契約集
第三節 科書與道教儀式
第四節 其他民間文獻
一、泰順民間碑刻材料
二、《上洪雙桃先生米壽歲記》
第四章 傳統農村風貌
第一節 泰順農村的基本風貌
一、傢族
二、村莊
三、地方
四、縣
五、地方信仰
六、村莊布局
第二節 泰順北部村莊風貌
一、新浦鄉庫村(吳宅、包宅、新倉)
二、筱村鎮徐嶴底村
三、筱村鎮東烊村
四、百丈鎮尋蹤
五、司前鎮
六、司前鎮裏光村
七、竹裏鄉何宅烊村
八、仙稔鄉仙居村
九、仙稔鄉三灘村
十、嶺北鄉村尾村
十一、羅陽鎮上交蛘村
第三節 泰順南部村莊風貌
一、泗溪鎮
二、泗溪鎮南溪村
三、泗溪鎮前坪村
四、三魁鎮
五、三魁鎮庵前村
六、雪溪鄉橋西村
七、雅陽鎮塔頭底村
八、雅陽鎮百福岩村
九、龜湖鎮
第五章 凝固的傳統世界
第一節 泰順鄉土建築生成的地理和人文環境
第二節 泰順各類古橋的曆史演變
一、石丁步
二、木拱橋
三、木梁橋
四、石拱橋
五、石梁橋
第三節 著名的虹橋——木拱橋
一、汴水虹橋與浙閩木拱廊橋
二、浙閩木拱廊橋與汴水虹橋的關係
三、泰順廊橋的營造和習俗
四、廊橋營造工匠:以徐鄭世傢為例
五、廊橋·古道·人傢
第四節 村落民居
一、泰順傳統民居的調查
二、泰順傳統民居的建築特色
三、泰順傳統民居實例分析
第五節 泰順傳統建築木作技術研究
一、建築類型
二、構架體係
三、構件形式
四、鬥栱
五、屋頂形式
六、舉摺、生起與側腳
七、藻井與軒廊
八、懸魚和惹草
九、結語
第六節 古道和水上交通
一、泰順傳統交通的特點
二、道路建設
三、飛雲江航運
第六章 鄉民的精神世界
第一節 以祠、墓為中心的傢族文化
一、宗祠祭祖
二、墓掃祭祖
第二節 泰順民間信仰的基本情況
第三節 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信仰
一、陶二公信仰
二、徐三公信仰
第四節 木偶戲
第五節 百傢宴
第七章 思考與討論
第一節 政治經濟與地方社會:泰順的經驗
一、明代浙閩山區建縣主要基於政治原因
二、泰順縣城選址的非經濟性
三、如何分析山區的商品經濟
第二節 傢族文化的構建及影響因素
一、完成傢族文化構建的條件:人口、經濟與科舉成功
二、完成傢族文化構建的標誌:傢譜、祠堂
三、傢族的分派、聯閤和重振
第三節 浙江曆史上的區域開發與地域文化差異
一、浙江曆史上區域開發的趨勢
二、浙江的三大文化區
三、浙江三大文化區的主要差異
第四節 泰順與東南沿海地域開發
第五節 地域考察與中國的再發現
附錶和附求
附錶1 2006年和2007年考察的參加者和誌願者名單
附錶2 考察時提供過幫助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和攝影愛好者名單
附錶3 泰順考察地點一覽錶(2006~2008年)
附錶4 各姓氏曆史上遷入泰順的情況
附錶5 泰順廊橋一覽錶
附錶6 泰順部分優秀古建築一覽錶
附錄1 泰順傢譜目錄(部分)
附錄2 泰順諸道壇科書目(部分)
附錄3 泰順曆史文化研究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4 泰順縣古建築保護工作大事記
附錄5 嶺北同樂橋建造散記
收起全部
前言
浙江省泰順縣位於省境的最南部,靠近福建省,屬於東南沿海山區的一部分。由於地勢高聳,交通不便,為浙江開發較晚的山區。唐宋以前主要是古越人的活動地域,唐宋以後來自浙江北部、南部以及福建北部、東南部、西南部的移民,包括佘族和客傢不斷遷入,開始得到開發。來自四麵八方的移民,帶來各自傢鄉和民族的文化,外地和本地的古越文化相結閤,加之位於浙閩交界、山海之間的地理位置,導緻泰順形成獨具特色,並且內部又有明顯的區域差異的地域文化。由於長期以來交通不便、現代經濟文化發展相對緩慢,泰順傳統的地域文化得到較好的保存。
在泰順,二十餘座美麗的古廊橋依然存在,幾乎每個村落都可以看到成片保存的古民居,古代的驛道和山村道路大多可以尋覓,反映濃厚的傢族文化的傢譜、宗祠、古墓、寺廟特彆是種類繁多的地方信仰的小廟各村都能見到,婚喪喜慶活動中的民俗活動和地方文化藝術豐富多彩,而多達七八種的方言和彆具特色的地方食品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泰順又是一個生態環境極佳的山區,彆具特色、豐富多彩的地方曆史文化,在藍天白雲的覆蓋下,竹海林濤的掩映下,山溪流水的伴奏下,呈現齣至今已不易看到的一幅中國傳統農村的風貌。正由於這樣的原因,近些年來泰順不僅吸引瞭來自喧鬧城市的遊客,也吸引瞭走齣書齋的研究者。
2006年和2007年,應美國哈佛大學東亞係包弼德(PeterK.901)教授的建議,復旦大學中國曆史地理研究所吳鬆弟、上海交通大學建築係劉傑和包弼德三位教授,在美國地球觀察組織(Ear、thwatchInstitute)和泰順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在泰順縣進行瞭較大規模的多學科的地域曆史文化考察。參加考察的,共有來自中國大陸和颱灣以及美國、瑞典、日本的10位學者、54位研究生和本科生,並得到瞭28位國際誌願者的幫助。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