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曆史中的文化誘惑

德國曆史中的文化誘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沃爾夫•勒佩尼斯,2006年德國書業和平奬獲得者。他曾任德國柏林高等研究院院長(1986-2001),現在是該學院的終身教授。勒佩尼斯也是柏林自由大學的社會學教授,並曾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職數年。勒佩尼斯著作等身,且定期為德國國傢級報刊《世界報》撰寫文章。代錶作有《憂鬱與社會》(1969)、《社會學史》(1981)、《歐洲知識分子的興起與衰落》(1992)、《文化與政治》(2006)等。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德) 勒佩尼斯
出品人:
頁數:280
译者:劉春芳
出版時間:2010-5
價格: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471096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德國 
  • 曆史 
  • 文化 
  • 德國文化 
  • 思想史 
  • 歐洲 
  • 勒佩尼斯 
  • 德國曆史中的文化誘惑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德國曆史中的文化誘惑》內容簡介:在盟軍轟炸德國期間,文化珍寶的損失比傢園的毀滅更讓希特勒痛心疾首。希特勒的幕僚對這個事實大加宣揚,因為他們相信,這會讓大傢看到希特勒感情豐富的一麵。如果不理解沃爾夫·勒佩尼斯所謂的“德國曆史中的文化誘惑”,便不可能理解這種思想。

這部作品講述瞭災難性的德國習性:認為文化成就具有超越一切的最高價值,並將文化想像為政治的替代物。作者考察瞭這種傾嚮如何對18世紀以來的德國曆史産生瞭影響。他認為,德國人對文化的迷戀、對政治的漠不關心是魏瑪共和國垮颱、納粹崛起的原因之一,並且持續睏擾著德國與歐洲鄰國及美國的關係。

這本書由一篇篇關於知識分子的小品文組成,歌德與托馬斯·曼是作者關注的重點。同時書中也有對其他人物的精彩評論,包括諾瓦利斯、惠特曼、列奧·施特勞斯和艾倫·布魯姆等。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原載《文景》雜誌2011年4月號   眾所周知,德國是詩歌與哲學的王國,是誕生康德、歌德與貝多芬的文化之邦。在德國人那裏,文化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文化是他們的尊嚴,是他們的驕傲,是他們自以比其他民族更加優秀的根基所在。但是,這樣一個有著高度文化修養的國度...  

評分

在新近齣版的《反動的修辭》(The Rhetoric of Reaction)裏,徳裔學者阿爾伯特·赫希曼(Albert O. Hirschman)給齣瞭一對頗有意思的命題:一條來自沃維格納的前浪漫主義宣言(“偉大思想來自人們的心靈。”),另一條則來自法國作傢瓦萊裏(“我們最重要的思想是那些與我們的...  

評分

原載《文景》雜誌2011年4月號   眾所周知,德國是詩歌與哲學的王國,是誕生康德、歌德與貝多芬的文化之邦。在德國人那裏,文化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文化是他們的尊嚴,是他們的驕傲,是他們自以比其他民族更加優秀的根基所在。但是,這樣一個有著高度文化修養的國度...  

評分

首先說說書名,是好誘惑的書名。德國,曆史,文化,誘惑,幾個詞,一層層的按語法來看:什麼誘惑,文化誘惑,什麼文化誘惑,曆史中的文化誘惑,什麼曆史中的文化誘惑,是德國曆史中的文化誘惑,標題美妙,讓我即刻下單購買。 放瞭一段時間,用瞭幾天工餘時間粗略的看瞭一遍,要...

評分

上周打車時一次不經意的對話,就三兩句,讓我後來反復記起。 事情是這樣, 司機師傅說,剛有一個母親在乞討,我沒給錢,真後悔。正要給的時候,綠燈瞭。 為瞭安慰他,我隨口說,嗨,現在騙人的也不少,沒關係的。 司機師傅隨即說,那和我沒關係,我給是我的事,如果他/她是騙人...  

用戶評價

评分

本書講述瞭當代德意誌【公共】知識分子如何根據自由意誌終結自己的曆史,融入自由民主的第三等級。鑒定完畢。開頭那個關於《玫瑰騎士》的小故事很好,其他的就。。。

评分

作者鬍說的地方占一半多……

评分

本書講述瞭當代德意誌【公共】知識分子如何根據自由意誌終結自己的曆史,融入自由民主的第三等級。鑒定完畢。開頭那個關於《玫瑰騎士》的小故事很好,其他的就。。。

评分

想起德語老師剛吐槽過德國人自認自傢是kulturland

评分

文化基因的雜交、變異與生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