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贝托·艾柯,让-克洛德·卡里埃尔,一个被誉为二十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学者和作家,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和小说家,一个是法国电影泰斗、法国国家电影学院创始人;一个是少有的将精深学术与玄奥小说变成畅销书、作品被翻译成三十五种文字之多的作家,一个是《布拉格之恋》、《铁皮鼓》等八十多部经典电影剧本的创作者,西班牙电影大师布努埃尔最青睐的编剧。 两位对话者除了同样嗜书如命之外,同是古书珍本爱好者,对书籍代表的人类文明进程有着深刻的理解,对书籍在当下的变局和处境也有洞烛幽徽的观察。 纸本书来日来临?网络时代,书幸耶?不幸耶?书是否忠实反映人类天才的创造?记忆如何运行,图书馆怎样分类?书凭什么可以经世流传?书太多了怎么办?如何谈论没读过的书……谈古溯今,纵横捭阖,艾柯、卡里埃尔坐拥书城,带你穿越从纸莎手稿到电子书籍的历史,漫谈他们的藏书故事,他们的阅读难题。
发表于2025-04-01
别想摆脱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藏书)就类似于酒窖。没必要把里面的葡萄酒全喝了。” 作为一个从未拜读过安贝托·艾柯大作的阅读者,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完全源自一个下载买碟速度远远胜过看片速度的人与一个藏书数万却无法保证每本都能看完的人之间某种滑稽的感同身受。如何决定阅读硬盘里杂乱电子书(...
评分“这(藏书)就类似于酒窖。没必要把里面的葡萄酒全喝了。” 作为一个从未拜读过安贝托·艾柯大作的阅读者,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完全源自一个下载买碟速度远远胜过看片速度的人与一个藏书数万却无法保证每本都能看完的人之间某种滑稽的感同身受。如何决定阅读硬盘里杂乱电子书(...
评分由本书引发的一些想法和想说的话。 一日与朋友在海淀学院路上等公车。闲来无事,再加上学院路上神秘的学术气场,于是我便问朋友有没有读过一个叫做艾柯的意大利学者写的书? 说是学者是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定位艾柯的身份,他是大学教授、符号学家、专栏作家、小说作家、古...
评分书是否会消失?随着网络、电子书和Kindle这样的电子阅读器的出现和普及,书籍是否会逐渐被屏幕代替?或者,它仍然存在,但只是博物馆和收藏家的藏品,以及一小群不愿放弃阅读纸质书习惯的人的私宠? 这个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毕竟,从第一本古登堡《圣经》算起,现代书籍的出...
评分书是否会消失?随着网络、电子书和Kindle这样的电子阅读器的出现和普及,书籍是否会逐渐被屏幕代替?或者,它仍然存在,但只是博物馆和收藏家的藏品,以及一小群不愿放弃阅读纸质书习惯的人的私宠? 这个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毕竟,从第一本古登堡《圣经》算起,现代书籍的出...
图书标签: 艾柯 关于书的书 随笔 卡里埃尔 意大利 文学 外国文学 书话
让-克洛德·卡里埃尔和安贝托·艾柯作为这些探索过程中的意外事件的饶有兴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深信我们若要对人类的奇遇有所领悟,将不仅通过人类的辉煌,也将通过人类的失败。在此,他们围绕记忆展开出色的即兴言谈,从各种难以弥补的失败、缺陷、遗忘和损失说起——所有这一切和我们的杰作一起成就了人类的记忆。他们津津乐道地揭示,书籍尽管遭到各种审查的迫害,最终还是得以穿过那张开的大网,这有时是好事,但有时却可能是坏事。书写的普遍数字化和新电子浏览器的使用给书籍带来极大挑战。书中对书籍的幸与不幸的揭示,有助于调和这些业已得到宣告的变化。本书对话在向古登堡印刷术致以微笑的敬意之余,也必然使所有读书人和爱书人心醉神迷。说不定它还将在那些拥有电子书的读者心里催生起怀旧乡愁,这不无可能。
忘了是艾柯还是卡里埃尔在书里说到,很多作品自己从没读过或者实在是努力了仍然也无法读完,但是对这个作品却非常熟悉。每个人的阅读史都有它自己的有趣之处。我的相似经历(相信很多人也有这种感觉):虽然至今为止是第一次读艾柯的作品,而且开始读的是谈话录而不是小说,但是就像见老朋友一样有这无理由的亲切和熟悉。所以,艾柯就是那种,虽然还没有真的被我阅读,却早已在我的阅读经历中占有位置的作家。所谓阅读经历,不仅包含对具体文本的阅读而已,阅读是一个不定形的概念,无论是其边界还是内容,都有无数理所当然或意想不到的节点,通过这些节点,乘着书籍这一时光机,在古往今来的时空中任意穿梭,恐怕是这个宇宙中最有意思的事情了。仅仅从这个理由来说,书也不应该死去。我不想摆脱书,只希望书啊,你不要摆脱我就好了。
评分卡里埃尔太絮叨,艾柯冷幽默
评分好书,许多问题都有天才般的解答.
评分不成消遣不成悲
评分很好看
别想摆脱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