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妮·克莱因(1882—1960) 是一位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她开创了儿童心理治疗的先河,是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对儿童心理学和现代精神分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琼·里维埃(1883—1962) 是一位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她是弗洛伊德最早的翻译者,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
发表于2024-11-23
愛、罪疚與修復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爱.恨与修复》 -----梅兰妮•克莱因与琼•里维埃 读后感 这是我阅读的第一本心里学方面的书籍,在这本书里我获得了对嫉妒的最好的理解。以及从爱和恨这两个方面去看待一个孩子的心理成长历程;对于此书需要有更多的延伸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客体关系这种心理治疗的理论流派...
评分我们生而为人, 带着生存的需要, 带着爱的需要, 生存,继而寻求愉悦; 衍生欲望,恨,以及攻击。 而攻击是可怕的,连我们自己也害怕, 于是在爱的同时,我们否认自己的恨和攻击性,转而投射。 成长中,我们在寻求和验证儿时习得的模式, 进而修复,进而爱。 在用心感受的世界...
评分 评分 评分爱与恨,是人类情感的一体两面,是同时并存的。 只有接受并了解自己身上恨的这些过程的必然性及其潜在的价值时,我们对它们的原始的恐惧及相应的反应才会减少,且能够加以控制。进而想出一些办法,让这些自然的力量有适合的出口,并尽量以建设性的方式来使用它们。这只有通过...
图书标签: 精神分析 克莱因 心理学 客体关系 儿童精神分析 病理学 成长 儿童心理学
梅蘭妮.克萊恩在寫作方面的傑出貢獻,不僅及於理論層面,對臨床實務工作也極為重要。本書展現的是1921年到1945年間,克萊恩在工作與觀念上的成長,其中較早期的論述,是她致力於關懷嬰兒焦慮對於兒童發展的衝擊;克來恩從犯罪感、兒童精神病、象徵形成、理智抑制與早期的良心發展等線索,來追溯嬰兒焦慮的影響。書中較後期的論述文章中,討論的是躁鬱狀態的心理成因,主要是致力於理解六個月到十二個月大的嬰兒發展,也呈現了後來她稱之為憂鬱心理位置的核心焦慮、防衛與發展等相關概念的思考。
这真是一本大作,读者可以明显的看到克莱因的理论发展的轨迹。从早期顺着弗洛伊德的轨迹,结合克莱因自己的儿童精神分析的经验,强调力比多的发展到强调攻击驱力的重要性,最后到爱与恨的交织。同时克莱因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声音,包括超我与俄狄浦斯情结的起源,哀悼与罪疚的内涵与成因等。分裂,内摄,投射,偏执焦虑,抑郁焦虑等概念从渐露到强调,越来越明显的看到那些即将出现在《嫉羡与感恩》中的主题。很值得一看的儿童精神分析作品,看看克莱因是如何从弗洛伊德理论走到客体关系的。
评分这真是一本大作,读者可以明显的看到克莱因的理论发展的轨迹。从早期顺着弗洛伊德的轨迹,结合克莱因自己的儿童精神分析的经验,强调力比多的发展到强调攻击驱力的重要性,最后到爱与恨的交织。同时克莱因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声音,包括超我与俄狄浦斯情结的起源,哀悼与罪疚的内涵与成因等。分裂,内摄,投射,偏执焦虑,抑郁焦虑等概念从渐露到强调,越来越明显的看到那些即将出现在《嫉羡与感恩》中的主题。很值得一看的儿童精神分析作品,看看克莱因是如何从弗洛伊德理论走到客体关系的。
评分这真是一本大作,读者可以明显的看到克莱因的理论发展的轨迹。从早期顺着弗洛伊德的轨迹,结合克莱因自己的儿童精神分析的经验,强调力比多的发展到强调攻击驱力的重要性,最后到爱与恨的交织。同时克莱因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声音,包括超我与俄狄浦斯情结的起源,哀悼与罪疚的内涵与成因等。分裂,内摄,投射,偏执焦虑,抑郁焦虑等概念从渐露到强调,越来越明显的看到那些即将出现在《嫉羡与感恩》中的主题。很值得一看的儿童精神分析作品,看看克莱因是如何从弗洛伊德理论走到客体关系的。
评分读这样晦涩的专业书,有时竟会被感动。赞书名~
评分这真是一本大作,读者可以明显的看到克莱因的理论发展的轨迹。从早期顺着弗洛伊德的轨迹,结合克莱因自己的儿童精神分析的经验,强调力比多的发展到强调攻击驱力的重要性,最后到爱与恨的交织。同时克莱因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声音,包括超我与俄狄浦斯情结的起源,哀悼与罪疚的内涵与成因等。分裂,内摄,投射,偏执焦虑,抑郁焦虑等概念从渐露到强调,越来越明显的看到那些即将出现在《嫉羡与感恩》中的主题。很值得一看的儿童精神分析作品,看看克莱因是如何从弗洛伊德理论走到客体关系的。
愛、罪疚與修復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