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大象出版社
作者:[爱尔兰] 埃德蒙·伯克
出品人:
页数:176
译者:郭飞
出版时间:2010-3-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4758058
丛书系列:大象学术译丛
图书标签:
  • 哲学 
  • 美学 
  • 埃德蒙·伯克 
  • 艺术 
  • 英国 
  • 文艺理论 
  • 伯克 
  • 文论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内容简介:埃德蒙·伯克,这位政治哲学界的保守主义代表,他在思考美洲问题和法国大革命之前,为后人留下了什么?《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一部让后世学人不断致敬的哲学著作,一部把经验主义发挥到极致的另类作品,一部还未引起国内学界足够重视的美学经典,以“实事求是”的经验主义精神,大胆挑战了自古希腊以降被普遍接受的美学、心理学传统观念,为“崇高”和“美”找到了贴近大地、贴近人本身的坚实基础,并因此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审美趋向与艺术创作方法。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是“大象学术译丛”之一,该书从人的本能的角度来探讨美感和崇高感的心理根源,比起一般的经验分析,更具有一种方法论上的科学性与彻底性。具体内容包括论趣味、《探讨》一书的影响、崇高与美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是爱尔兰爱尔兰的政治家、作家、演说家、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在1757年伯克发表了一篇有关美学的论文,中文版其实早就有了,但是以专著的方式出版好像是第一次,美学的古典之作。崇高作为一个特定的美的范畴,它具有与优美不同的本质特征。美学中所讲的崇高,是一种庄严的美...  

评分

这是爱尔兰爱尔兰的政治家、作家、演说家、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在1757年伯克发表了一篇有关美学的论文,中文版其实早就有了,但是以专著的方式出版好像是第一次,美学的古典之作。崇高作为一个特定的美的范畴,它具有与优美不同的本质特征。美学中所讲的崇高,是一种庄严的美...  

评分

在艾柯的《美的历史》里,讲哥特式建筑时带到了伯克以及康德的美学观念,比较吸引我的一点在于二人都肯定了“恐怖”和“美”之间的联系,这个有趣的洞见吸引我找来这本书,想看看书中是否还有更加精彩的展开论述。具体到哥特式建筑,它同时蕴含“崇高”和“恐怖”的二元性,也...  

评分

柏克对自己的经验与感觉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体察,并且得出了独到的见解。上承英国经验主义,下启浪漫主义。 柏克所讨论的具体的引起美感之物是“美”(beauty),“美学”(Ästhetik)之“美”与此不同,此美非彼美。   ————永恒与无限—————   |     ...  

评分

这是爱尔兰爱尔兰的政治家、作家、演说家、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在1757年伯克发表了一篇有关美学的论文,中文版其实早就有了,但是以专著的方式出版好像是第一次,美学的古典之作。崇高作为一个特定的美的范畴,它具有与优美不同的本质特征。美学中所讲的崇高,是一种庄严的美...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大胆之处在于:把崇高与美的根源放到了人的激情这块新的锚地上,把在理性介入之前就控制着人的巨大力量摆到了首要的位置。崇高感主要是与自我保存的激情相关,凡是能够以某种方式激发我们的痛苦和危险观念、以类似恐怖的方式发挥作用的事物,都是崇高之来源;而优美感则与社会交往的激情相关,它使人感觉到愉悦,心中涌起一种温柔和爱恋的情感,并想与引起这样感觉的事物建立某种关系。伯克赋予感性以重要地位,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感性特质更快、更准确、更确定地发挥作用”,当趣味问题只跟想象力和激情相关的时候,理性基本是不介入的;只有当涉及到最好趣味和最差趣味之别的时候,起作用的才是理性。总的来说,伯克在“拆除”上的表现胜过在“建设”上的表现,他有力地动摇了美来源于比例、美来源于适合性以及美来源于完满性的观念。

评分

崇高的对象如暴风雨,和我们的生命遭遇危险时一样另人产生恐怖,但在情感上显得不同。暴风雨如果危及生命,只能产生痛苦。而暴风雨成为崇高对象的条件是它有危险性,但这危险性又不太紧迫或者得到缓和:"如果危险或者痛苦太紧迫,它们就不能产生任何愉快,而只是可怖。但是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或者受到某种缓和,危险和痛苦也可以变成愉快的,在这里,伯克使用了"距离"这样的词。暴风雨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我们可以对它持有审美欣赏的态度,它虽然产生恐怖,却在使人感到某种程度的愉快之内。伯克还提到,美只涉及爱而不涉及欲念,爱指的是"在观照任何一个美的事物时心里感受到的那种喜悦""欲念"却只是迫使我们占有某些对象的心理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大胆之处在于:把崇高与美的根源放到了人的激情这块新的锚地上,把在理性介入之前就控制着人的巨大力量摆到了首要的位置。崇高感主要是与自我保存的激情相关,凡是能够以某种方式激发我们的痛苦和危险观念、以类似恐怖的方式发挥作用的事物,都是崇高之来源;而优美感则与社会交往的激情相关,它使人感觉到愉悦,心中涌起一种温柔和爱恋的情感,并想与引起这样感觉的事物建立某种关系。伯克赋予感性以重要地位,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感性特质更快、更准确、更确定地发挥作用”,当趣味问题只跟想象力和激情相关的时候,理性基本是不介入的;只有当涉及到最好趣味和最差趣味之别的时候,起作用的才是理性。总的来说,伯克在“拆除”上的表现胜过在“建设”上的表现,他有力地动摇了美来源于比例、美来源于适合性以及美来源于完满性的观念。

评分

1757第一版,1761第三版。上承英国经验主义,下启浪漫主义。

评分

伯克的崇高与美分别基于的是痛苦和愉悦。崇高激发痛苦,源于恐怖、惊惧这些心灵所能感知最强烈的情感。美则令人感到愉悦,激起心中的爱恋之情。伯克也承认自己是结论先行再去验证观点是否属实,而且基本上局限在感性方面。但当你读了康德爸爸崇高与美的长难句再去读别人家的,真流畅到想哭了TAT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