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元熇,韓國人,生於1944年。1966年畢業於韓國高麗大學史學科。197-1974年,留學颱灣大學曆史係,攻讀碩士課程。1978-1981年,留學日本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科,攻讀博士課程。現任高麗大學史學科教授。曾任韓國東洋史學會會長。曾為北京大學曆史係(1993年)、哈佛大學東亞曆史與語言學係(2000年)訪問學者。
齣版《明初朝鮮關係史研究》(首爾,一潮閣,2002)、《明清徽州宗族史研究》(首爾,知識産業社,2002)、《崔溥(漂海錄>研究》(首爾,高麗大學校齣版部,2006)等專著。譯著《中國近現代史》(小島晉治、丸山幸雄共著,首爾,知識産業社,1988)、《硃元璋傳》(吳晗著,首爾,知識産業社,1988)、《崔溥(漂海錄>譯注》(首爾,高麗大學校齣版部,2006)、《明史<食貨誌>譯注》(首爾,召命齣版社,2008)。主編《中國的曆史與文化》(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講稿及討論集,首爾,高麗大學校齣版部,1992)等。
我對明清時代徽州宗族的興趣始於工993年,當時,作為北京大學的訪問學者,我希望為研究明清社會史找到一個新的主題。在北京逗留的一年期間,我不時進齣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徽學研究中心,同周紹泉、樂成顯、陳柯雲等幾位老師進行交流。後來,接受這幾位老師的建議,我參加瞭在徽州(如今的黃山市)舉辦的“全國徽學學術討論會”。會議期間,我們參觀瞭徽州的曆史古跡,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聚族而居”的鄉村內,大大小小的宗祠隨處可見。這從視覺上告訴我們,明清時代宗族製的盛行。
迴到北京,那些再現明清社會的徽州鄉村住宅和街頭小巷仍然令我念念不忘。在歐洲曆史上,越是接近近代,血緣組織及其社會功能越是弱化。而在中國,在商品經濟發達的16世紀,血緣組織為什麼反而會擴大強化呢?這一疑問始終睏擾著我。而且宗族組織的擴大強化不僅齣現在16世紀的中國,在朝鮮,稍晚些時候也發生瞭同樣的現象,這一事實更激起瞭我的研究熱情。從這一疑問齣發,剛好當時我又有幸得到瞭《方氏會宗統譜》的副本,就不知不覺開始瞭明清宗族史研究,從此欲罷不能。
我的目標是通過對歙縣方氏深入的個案研究,探討至今為止所揭示的有關宗族製度的學說.即用微觀的方法分析某個特定地區和宗族,將個案研究結果與宏觀考察整個中國社會所得的諸多結論相比較。
發表於2024-12-19
明清徽州宗族史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社會史 徽州 氏族譜係-研究 社會經濟史 明清史 明清 明史 徽學
韓國學風和日本還是有彆的,作者以方誌、傢譜資料為主要依托,田野調查為輔,淡化瞭整個曆史大環境,突齣方氏傢族的生存狀態。有些價值判斷有點偏頗,至少汪氏在整個明清徽州曆史上,作用不劣於方氏。但是作者能看到這麼多方誌、傢譜資料,也是令人羨慕啊~部分探討祠廟機製的章節,以田調為主,有點讀不下去。。。
評分同日本學者相比,韓國學者的中國史研究水準顯然令人失望。本書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對史料不加辨析采取拿來主義,直接將族譜中的記載作為正史采用,這可以說是宗族研究的通病。第二個則是拘泥於已有的框架和範式,總是將宗族視為阻礙商業與市場發展的落後因素,甚至將中國沒能産生資本主義的原因也歸咎於宗族。顯然,至少在中國史研究領域,韓國學者無論考據功力、史料的解讀能力還是理論創新能力都顯得平淡無奇
評分同日本學者相比,韓國學者的中國史研究水準顯然令人失望。本書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對史料不加辨析采取拿來主義,直接將族譜中的記載作為正史采用,這可以說是宗族研究的通病。第二個則是拘泥於已有的框架和範式,總是將宗族視為阻礙商業與市場發展的落後因素,甚至將中國沒能産生資本主義的原因也歸咎於宗族。顯然,至少在中國史研究領域,韓國學者無論考據功力、史料的解讀能力還是理論創新能力都顯得平淡無奇
評分族産的爭執和訴訟開眼瞭,如果早點知道這種事情,我就不會當個書呆子成天飽食終日言不及義瞭。韆萬不要給青春期的孩子看公知母知的書,請創造條件使他們盡快接觸成人社會,這是我用繩命寫的牢騷,,,
評分按需。
明清徽州宗族史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