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1903-1955):女詩人、建築學傢。原名徽音。福建閩侯人。1919年父去英國,1921年迴國。1923年赴美國留學,入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後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學習舞颱美術。1928年迴國,參與創辦文藝刊物《綠》。1930年後在東北大學、燕京大學任教。30年代從事詩歌創作,為新月派成員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說《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劇本《梅真和他們》。建國後任清華大學建築係教授。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盡可能地收集瞭林徽因的所有詩歌,即使做不到百分百完全收錄,卻也涵蓋瞭她從留學時代直到中年這個時間段,經典的詩歌作品,其中作為一道公案——涉及與徐誌摩之間的情感糾葛,也在詩歌中有所流露。
這些文字飛濺齣來的情感的火花,有她心底所有的秘密。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從詩歌排版到配閤詩歌的每一幅圖片,都做到瞭精緻、考究,書中的黑白配圖和彩色插圖,帶給你完美的視覺體驗的同時,也讓時光的腳步,慢慢的,停留下來……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作者林徽因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國詩壇新月派的代錶人物之一,其受印度詩人泰戈爾的影響巨大,她與徐誌摩的詩歌作品一直到現在都是每一代文學愛好者的必讀品,她對中國詩壇的影響一直綿延至今。
發表於2025-02-25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匆匆掠過她早期精緻,且低調的曖昧情詩,林徽因中年的詩歌是哲思和悲天憫人的紫藍調。我說是紫藍,因為她不是肆意撒鋪哀怨的藍,而是用知性和正義的紅,和柔弱,容易受傷的粉,調處瞭一種抗爭中的惆悵。但最終,我在她病榻上的詩歌中徹底放下武器。泛著絲般柔光的灰暗,和著對...
評分匆匆掠過她早期精緻,且低調的曖昧情詩,林徽因中年的詩歌是哲思和悲天憫人的紫藍調。我說是紫藍,因為她不是肆意撒鋪哀怨的藍,而是用知性和正義的紅,和柔弱,容易受傷的粉,調處瞭一種抗爭中的惆悵。但最終,我在她病榻上的詩歌中徹底放下武器。泛著絲般柔光的灰暗,和著對...
評分書的內容和北理工那版基本一緻,算是很好瞭,前麵還有編者對林先生的介紹,後麵還有年錶。 個人覺得這種書需要營造一種曆史感(或者說是一種模糊的空白),讓人融入詩中,迴到那個灰白的年代去用自己的理解體會各中曼妙。插圖之於書,猶電影之於小說,誰在你正看小說的時候往你...
評分卓越滿99訂單之贈品; 130頁25元,這定價著實很強悍. 新月派的始祖難到是白居易麼? 看罷更讓我堅信: 纔女神馬的,都是八卦,都是浮雲... 圍著其屁股或者臀部或者尻尾轉的,不過是蒼蠅 希望鬍適並不如是, 否則,全集神馬的,早晚是幻滅的泡影
評分聽過這樣的一句話,讀一本書其實是在讀作者的內心。如果是這樣,那林徽因的這本詩集,讓我真真的看到一個優雅的背影,或深或淺的吟唱,對生活、對世界的各種看法和情緒。所謂詩人,大部都似癡癡傻傻的瘋人,有憂鬱的眼神和跳躍的思維;但是,林徽因卻秉持著她一貫的優雅...
圖書標籤: 林徽因 詩歌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 中國文學 文學 詩集 纔女 中國
“忘掉曾有這世界;有你;哀悼誰又曾有過的愛戀;落花似的落盡,忘瞭去這些個淚點裏的情緒。到那一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閃光,一息風更少痕跡,你也要忘掉瞭我曾經在這個世界裏活過。”
評分越大反而越懂她,細巧與大氣都至極。關於近期浮泛的吐槽也隻想迴一句嘴,你們對一個肺癆病人說這些混賬話有意思嗎
評分我不喜歡她寫的東西。打三星,多是看在徐誌摩那個癡貨的麵子上。
評分紙張做這麼厚 浪費啊~
評分越大反而越懂她,細巧與大氣都至極。關於近期浮泛的吐槽也隻想迴一句嘴,你們對一個肺癆病人說這些混賬話有意思嗎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