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追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现代性的追求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现代性的追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李欧梵,一九三九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等。


现代性的追求 电子书 图书目录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03

现代性的追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现代性的追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现代性的追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现代性的追求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现代性的追求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这几年名气比较大,显得很洋气。但是看过他的《看电影》《我的观影自传》,觉得这个人很无聊,很卖弄。 李欧梵的书,大家看看他的电影评论就知道有多水分,思想少。鼓吹张爱玲这类作家,鼓吹李安这类导演。写书是不忘将他太太爱看的电影也附在后面(参见李《我的观影...  

评分

李欧梵对五四时期的文学环境的精辟分析,观点独到而犀利。至少,海外学派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评论,要比国内的要公正和清晰得多。  

评分

不算评论。只是大概记录一下要点和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前一段时间写的。最后也没写完,就先贴在这里。) 第一篇文章谈民国早期报纸中是否有“公共空间”的问题,先讲《申报》“自由谈”中的游戏文章,以一篇《助娠会》为例。这篇东西有趣的是虽然它是篇科幻小说,而且想象...

评分

这几年名气比较大,显得很洋气。但是看过他的《看电影》《我的观影自传》,觉得这个人很无聊,很卖弄。 李欧梵的书,大家看看他的电影评论就知道有多水分,思想少。鼓吹张爱玲这类作家,鼓吹李安这类导演。写书是不忘将他太太爱看的电影也附在后面(参见李《我的观影...  

评分

李欧梵对五四时期的文学环境的精辟分析,观点独到而犀利。至少,海外学派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评论,要比国内的要公正和清晰得多。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李欧梵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333
译者:
出版时间:2010-5
价格:3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80335
丛书系列:李欧梵作品

图书标签: 李欧梵  现代性  文学理论  文学史  文学研究  现当代文学  文学  文化   


现代性的追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二十世纪欧美汉学界对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史的研究蔚为风潮,李欧梵教授的成就堪称最受瞩目。在关于现代文学的一片写实声中,他提醒我们另有一群作家曾以其激越的声音、独特的行止,为中国的现代经验另作诠释,其中的很多题目已经成为目前学界的抢手话题。相对于传统海外学人作家的游子逐客姿态,李欧梵力倡游离的边缘批判立场,与许多当代文化理论不谋而合;而他那种时时处处用功、无所计较的治学态度,又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李欧梵教授的重要著作,多半以英文发表,有缘一读的读者毕竟太少,《现代性的追求》精选他多年来所写的论文,重新翻译编排。其中,谈论清末以迄现代文学中浪漫主义潮起潮落的篇章,最能见出他个人性情的发挥:应《剑桥中国史》大系之邀而作“中国文学现代化之路”的长论,则在在可见他精辟允当的批评功夫。

现代性的追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现代性的追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现代性的追求 2025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读来觉得并无太多新意,只是李毕竟有做历史的功底在,所以内容倒也非常详实。不难看出李深受夏氏兄弟的影响。李的文学研究走的却是韦勒克所批驳的外部研究,也难怪李文述强评弱又偏意识形态化(当然,中国某些时期毕竟特殊),不少地方给人浮皮潦草之感。不得不说,如果不知道这是译文,还真以为是李的汉语写作;就汉语而言,译者水平不错!

评分

开篇对民国公共领域的否定和鲁迅作品神话的纠偏,挺豁然开朗。关于五四文学对现代性的追求方式的解读和鲁迅个人与庸众的详解,以及指出五四文人的忧国情怀导致的未跳出中国领域而成世界主流的遗憾,见解很过瘾。这也与其倡导的边缘视角密不可分,正如李所说:只有边缘的才是真正自由的。

评分

整本书其实可以看作李欧梵继承普实克的“抒情与诗史”这一观点,进而对现代中国文学史的一种解读方案。特别是第三辑的两篇长文,原本是《剑桥中国史》的一部分,因而与夏志清文学批评式的个人文学史写作相比,在史料和史观的呈现上都显得更为宏大和客观。李欧梵所描绘的五四文学(从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和人道主义)到革命文学(大众化、阶级性、党性)的现代中国文学史变迁过程,与李泽厚“启蒙与革命”的概括,其实高度一致。虽然李欧梵强调五四文学“浪漫”的一面,但他也始终强调这种个人主义的浪漫与人道主义的启蒙之间的冲突和张力。(ps:翻译腔始终没有看李欧梵自己的文字来的流畅,不过孙乃修先生的译笔显然要比之前几篇好得多)

评分

在他的回忆中,曾经提到过有一个阶段,他比较深入阅读了西方现代理论,并尝试运用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中。这个说法,在本书所选取的论文中体现的很明显。也就是说,本书有一个基本预设,就是中国自晚清以来就出现了中国式的现代性萌芽,这些萌芽通过报纸杂志上文学读物,对于整个社会产生了影响。因此,研究晚清民国以来的文学现代性想象,就成了本书的一个线索。本书从晚清的报纸谈起,然后进入鲁迅话题,通过鲁迅折射晚清民国时期的现代性问题。文章分析了鲁迅对于革命和铁屋意象,充分展现了中国现代革命的内在矛盾。继鲁迅之后,李欧梵跳到了被人们所忽视的城市文学的评论,通过对施蛰存、穆时英和刘呐鸥的分析,展现了左翼之外,城市颓废文学的一幕。当然少不了对张爱玲的评论。最后用粗线条描述了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文学概貌。

评分

这应该是翻译过来的吧~看着我直犯困

现代性的追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