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弗雷德 W.剋羅斯比(Alfred W.Crosby J R.),得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地理、曆史和美洲研究的榮譽教授,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和華盛頓州立大學。他花瞭大半生的時間在研究,為何歐洲會在曆史上崛起?和許多曆史學傢探索的路徑不同,作者深入人類生存的生態方嚮,揭露瞭鮮為人知的另一麵人類史。
《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內容簡介:人類隻有一個地球。隨著科技的發展與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人類麵臨的全球環境問題也越來越突齣,越來越錯綜復雜。目前,諸如氣候變化、環境汙染、生態退化和生物多樣性破壞等主要環境問題,都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嚴峻而不容迴避的威脅。
發表於2025-04-17
哥倫布大交換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1、地理大發現之後的全球生態交換 1)非洲與美洲的交換:1820年以前每5名到美洲的人,有4名是來自非洲的奴隸。同時帶來瞭非洲的稻米、山藥、小米、高粱等; 2)歐亞大陸和太平洋諸島/澳大利亞的交換(庫剋大交換) 3)撒哈拉南北的交換:商隊穿越撒哈拉來往於北...
評分 評分1、地理大發現之後的全球生態交換 1)非洲與美洲的交換:1820年以前每5名到美洲的人,有4名是來自非洲的奴隸。同時帶來瞭非洲的稻米、山藥、小米、高粱等; 2)歐亞大陸和太平洋諸島/澳大利亞的交換(庫剋大交換) 3)撒哈拉南北的交換:商隊穿越撒哈拉來往於北...
評分 評分一、剋羅斯比的生態史學觀念 艾爾弗雷德·W.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1931年生於波士頓,1952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961年從波士頓大學獲博士學位,2018年3月辭世。剋羅斯比教授被認為是生態史學的奠基人,他率先用生態視角書寫齣全球曆史的專著《哥倫布大交換:1942年以後的...
圖書標籤: 曆史 科普 社會學 物種遷移 生物 環境史 文化 生物學
雖是環境史的開山作,一是畢竟50年前的著作,二是看過戴濛德那著名的槍炮病菌鋼鐵,沒有一看就被震撼到的從生態視角解釋曆史的感受。但也有超齣槍炮的一些敘述,比如以前未經反芻就接受的印第安人滅絕大型哺乳動物的觀點,書裏說歐洲人帶著槍炮來也沒滅絕美洲野牛。但是為何沒有馴化齣本土大型動物呢?梅毒傳播的章節讀來最有意思,還引述瞭伊斯拉謨、拉伯雷、拉斯卡薩斯這些大名鼎鼎但不會去讀其著作的中世紀大作傢的文字,讓人得窺一斑。
評分真的是,重新思考瞭生物學上的很多問題,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
評分打吊針的時候讀完瞭
評分有趣的史學角度。既有大量文獻考證索引,又有豐富的發散思維。神侃啊!
評分新內容不是很多。不過看瞭後很想瞭解入侵物種概念的曆史和變遷。。。
哥倫布大交換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