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冷静客观的求真态度,和饱含人文情趣的想象力与笔触,这本书是关于奥数的、关于培训班的、关于教育的,也是关于人生的、关于社会的、关于幸福的。
教育是一个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话题,可是,要想说清楚教育的问题,必须从教育所承载的所有这些意义上说起。教育的不尽人意,近年来被简单的归因于“培训班”,“应试教育”,或“体制”,或“腐败”。事实果真如此吗?今天的大多数人都相信,这个世界会一天比一天更好,而科技会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福祉。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同意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那么,为什么我们孜孜追求,却离幸福越来越远?
作者现在是一位自由教师,从清华幼儿园到清华研究生,纵线的“单调”之下是横线的充盈。奥数、物理、吉他、足球……咏鹏以旁人不具备的立体感带我们深入浅出地去看,无可逃脱的培训班上的孩子们,到底是怎样活着,他们的健康、快乐,跟奥数班、跟考试、跟社会,到底是什么关系?本来天真烂漫、充满好奇的孩子们,是怎样倒了学习的胃口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家长、学校、课本、广告、社会,是怎样成为残害孩子的共犯的?
作为这个大城市里已不多见的家乡守望者,他也带我们看到了同一个地方、二十年、两代学生的变化。所谓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商品社会的病态结构,如何让我们远离生活的真谛、幸福的根本。作者用文理兼修者独有的严谨与感性,为中国社会的盲目进取画下了重重的问号。
好消息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该是引颈受戮的盲从者。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作者力图带领我们走出每天扑面而来的广告和财富故事,找到原本属于自己和孩子的轻松和幸福。希望每一个家长和有心人都会微笑着看到那缕迷瘴中的阳光。
生于七十年代的清华土著
从幼儿园至研究生
足不出院接受了二十二年一站式教育服务
--
经过三年朝九晚五的消磨
本着“若为自由故,什么都可抛”的精神
决意重新找回渐行渐远的生活情趣
--
崇尚淳朴自然,爱好繁多
曾或仍从事的行当包括:
编辑、程序员、翻译、足球裁判等
--
现主要身份为自由教师
教小学奥数、中学物理
教大学生弹吉他
作者运用自己物理思想,结合自己执教和学习经历,很原创的表达了对当前社会、对未来,对教育、对科技的看法。实在深刻,又平和朴素,解答了我几个关键的疑惑,让我的眼睛更明亮了。 有时让我想起《降世神通》,那个灭绝的气宗国,该是从熵学上讲的理想国吧,吃素、交流学问、...
评分一本好书总能启发人思考,而我,庆幸自己读到了这样一本优秀的书,他让我能有机会回头看自己这二十年短暂的生命都经历了些什么。 20年前的1990年,动荡刚刚平静的年代,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县城,父亲是平凡的职工,母亲是个体户,他们都是善良辛勤的人,他们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
评分一本好书总能启发人思考,而我,庆幸自己读到了这样一本优秀的书,他让我能有机会回头看自己这二十年短暂的生命都经历了些什么。 20年前的1990年,动荡刚刚平静的年代,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县城,父亲是平凡的职工,母亲是个体户,他们都是善良辛勤的人,他们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
评分一直以来困惑为什么社会进步了,人却更忙碌了? 大学容易上了,为什么学生却更累了? ...... 书中会为你揭开谜底,教育问题从来都不是单纯、孤立存在的,它反映出了种种社会问题。忙碌的人啊,为了孩子,为了明天,请停下来读读本书吧,它会给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保持清醒,不...
评分作者在该书中通过对“学习奥数”这个在中国很极端的现象反思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感觉前半部分分析很精彩,中间部分思维过于发散,观点也比较感性化,最后部分的回归主题比较到位。总之应该算一本很值得阅读和反思的书。
有点虎头蛇尾。不过我正是这样成长的
评分杀向奥数的一枚剪刀,射向中国教育一粒要命丸。
评分补习班老师发话声讨教育,真是讽刺。书不错,是本心灵随笔一样的东西,叙事为主,偶尔有非常让人心紧的几句话出现,写得很流畅。教育反思一直有,但是教育体制这么多年也没有像样的改变,因为教育方式其实类似于一种群体文化意识,需要全民觉醒方能有所调整,在中国这种社会条件下,难嘞。
评分引入了熵的概念,越发展越混乱,最终将会失控。学物理的人,果然容易产生终极关怀……
评分杀向奥数的一枚剪刀,射向中国教育一粒要命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