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香成,1951年生于香港,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曾作为《时代》周刊和美联社驻外通讯员、摄影记者先后驻留北京、洛杉矶、新德里、汉城和莫斯科。1997—2006年,先后出任时代华纳常驻中国代表及新闻集团中国区副总裁。
1992年,作为驻苏联首席记者,刘香成因对苏联解体的杰出报道,与他的同事一起荣膺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此外,他还曾获得美联社“最佳记者奖”及密苏里大学年度“全美最佳图片奖”(1989年),“美国海外俱乐部柯达奖”(1991年),并于2004年被《巴黎摄影》杂志遴选为当代摄影界最有影响力的99位摄影师之一。
除了本书外,刘香成还于1992年出版了摄影集《苏联的解体》;2008年,由他主编的摄影集《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以6种语言全球同步发行,得到世界上150多家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并被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为2008年度最佳摄影画册。2010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与企鹅(Penguin)出版集团全球同步出版发行中英文版《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2011年,《壹玖壹壹:从鸦片战争到军阀混战的百年影像史》五个版本全球同步出版。
发表于2025-02-24
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瑟缩的中国往事 云也退 刘 伟、马季在“春晚”上说过一段相声叫《送别》,其中刘伟学唱了齐秦的《大约在冬季》:“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这时马季打 岔:“你就等着往家里搬储存白菜得了...
评分是跟那套小黑书《中国人本》,《国家细节》,《烟火人间》等一起买的,这本明显就是贵的离谱,图片也少得可怜。 是跟那套小黑书《中国人本》,《国家细节》,《烟火人间》等一起买的,这本明显就是贵的离谱,图片也少得可怜。 是跟那套小黑书《中国人本》,《国家细节》,《烟...
评分没理由十亿上下的人几十年生活得这么缺乏色彩,失掉原理和逻辑,甘心于心地的荒凉习惯于漫长岁月的呆滞麻木,闭塞的毫无取向,毫无收获,毫无自尊,分辨不出笑与哭的差异,不萦回曾经有过的平安和温馨。 子女跟亲生父母,好友跟好友,同生共死的战场兄弟,学生跟老师,部属跟官...
评分瑟缩的中国往事 云也退 刘 伟、马季在“春晚”上说过一段相声叫《送别》,其中刘伟学唱了齐秦的《大约在冬季》:“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这时马季打 岔:“你就等着往家里搬储存白菜得了...
评分是跟那套小黑书《中国人本》,《国家细节》,《烟火人间》等一起买的,这本明显就是贵的离谱,图片也少得可怜。 是跟那套小黑书《中国人本》,《国家细节》,《烟火人间》等一起买的,这本明显就是贵的离谱,图片也少得可怜。 是跟那套小黑书《中国人本》,《国家细节》,《烟...
图书标签: 摄影 刘香成 历史 中国 摄影集 画册 社会和人 新中國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
本书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照片200余帧,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彼时的中国,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结束了,意识形态不再铁板一块;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悄然拉开序幕:西方的物质文化进入中国,人们接受着新鲜的生活方式。
刘香成的镜 头抓住了社会变革的初现,许多来自日常生活中幽默与感人的画面体现了时尚与保守、舶来品与原生态并存的情景。政界领导人、知识分子、文艺界的个体影像,普通老百姓的特写,也被一一定格在画面中。这些合在一起,展现了摄影师通过8年的拍摄所显示的中国从“文革”中逐渐复兴的令人震惊的证据。这些照片拍摄的时间距今已将近30年,当时画面中的人们尚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而今改革已不可逆转地将中国推向现代国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书最早于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1987年由香港Asia2000出版社再版,同年由米兰Jaca Book出版意大利文版,第四版于1997年由M. Photo图片社修订再版。本书是在之前几个外文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数量未发表的照片,编辑制作首个中文版——《中国:1976—1983》。因部分读者反映《中国:1976—1983》定价较高,我们又重新制作了小开本的普及版《毛以后的 中国1976-1983》,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订,添加了几幅照片。
“刘香成也拍政治人物,没有颂扬,也没有贬低,没有隔膜,他把人当作是人,认识的准确,会有一种辛辣钻到人心里,但又被幽默和寻常化解了,看他拍开会照片,中国人会有一种菀尔一笑的亲切。”
——柴静
“我多么珍视他对人民和土地的脉脉深情。他的作品朴素得像面包,明澈如水,有益如盐,新鲜如山风,勇敢如鹰,自在如无限远云。”
——黄永玉,画家、作家、诗人
“刘香成的北京之行似乎一举终结了此前西方的中国影像:他追踪这个巨大国家在毛泽东逝世之后的庞然骚动,这骚动,不但大幅度改变了中国,目下正以未知的方式与能量,改变世界。”
——陈丹青,自由艺术家
“对刘来说,中国不只是一个值得发现的真相,更是一种尚待阐明的爱。”
——帝奇亚诺·坦尚尼(Tiziano Terzani),前《明镜》(Der Spiegel)周刊北京分社社长
“刘香成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忠诚,给予我们的不是明信片式的中国,而是真正艺术家的敏锐、感人和真实的刻画。”
——包德甫(Fox Butterfield),前《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北京分社社长
“刘抓住了多重矛盾的幽默与讽刺,这些矛盾使得中国的现代化有趣而难以捉摸。这个集子使得刘足以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马克·吕布比肩。”
——夏伟(Orville Schell),美国亚洲协会中国部负责人
“刘通过镜头把标准的‘西方的思索’带到了中国,却又不失中国气息,还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关心政治,这样的纪实摄影在当时的中国可谓独一无二。”
——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当代艺术评论家
“这样一个摄影师,和用他的相机所解读的那个时代,对于中国来说,有多么的稀缺和重要……因为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我以为,他成为了迄今为止对中国一个时代的最完整、最深刻和最彻底的记录者,以前没有,以后也很难有。”
——连清川,FT中文网
一个时代的剪影。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纪实摄影的意义
评分1976年至1983年,毛以后的中国。独特的意象和真实的触感,丰富了我们对于那个缺失年代的记忆,很棒的照片。 @季风书园华师大店
评分“为看清生命……你得去看穷人的脸和骄傲的人的手势……为看清一个男人的工作——比如他的绘画、城堡或是新发现,去看……这个男人所爱的女人……仔细观察,在观察中得到乐趣;在观察中得到享受;在观察中得到提高。” 大概就是这样,刘香成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拍出了社会政治变化。
评分配文的排版太混乱了。看书并不比在网页上浏览体验更好。不如不买。
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