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香成,1951年生於香港,畢業於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曾作為《時代》周刊和美聯社駐外通訊員、攝影記者先後駐留北京、洛杉磯、新德裏、漢城和莫斯科。1997—2006年,先後齣任時代華納常駐中國代錶及新聞集團中國區副總裁。
1992年,作為駐蘇聯首席記者,劉香成因對蘇聯解體的傑齣報道,與他的同事一起榮膺普利策“現場新聞攝影奬”。此外,他還曾獲得美聯社“最佳記者奬”及密蘇裏大學年度“全美最佳圖片奬”(1989年),“美國海外俱樂部柯達奬”(1991年),並於2004年被《巴黎攝影》雜誌遴選為當代攝影界最有影響力的99位攝影師之一。
除瞭本書外,劉香成還於1992年齣版瞭攝影集《蘇聯的解體》;2008年,由他主編的攝影集《中國,一個國傢的肖像》以6種語言全球同步發行,得到世界上150多傢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並被倫敦《星期日泰晤士報》評為2008年度最佳攝影畫冊。2010年,世界圖書齣版公司與企鵝(Penguin)齣版集團全球同步齣版發行中英文版《上海:1842—2010,一座偉大城市的肖像》。2011年,《壹玖壹壹:從鴉片戰爭到軍閥混戰的百年影像史》五個版本全球同步齣版。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視覺記錄。
本書收錄瞭劉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間駐留北京時拍攝的照片200餘幀,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視覺記錄。彼時的中國,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結束瞭,意識形態不再鐵闆一塊;工業化、現代化的時代悄然拉開序幕:西方的物質文化進入中國,人們接受著新鮮的生活方式。
劉香成的鏡 頭抓住瞭社會變革的初現,許多來自日常生活中幽默與感人的畫麵體現瞭時尚與保守、舶來品與原生態並存的情景。政界領導人、知識分子、文藝界的個體影像,普通老百姓的特寫,也被一一定格在畫麵中。這些閤在一起,展現瞭攝影師通過8年的拍攝所顯示的中國從“文革”中逐漸復興的令人震驚的證據。這些照片拍攝的時間距今已將近30年,當時畫麵中的人們尚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而今改革已不可逆轉地將中國推嚮現代國傢,並取得瞭巨大成就。
本書最早於1983年由英國企鵝齣版社齣版,1987年由香港Asia2000齣版社再版,同年由米蘭Jaca Book齣版意大利文版,第四版於1997年由M. Photo圖片社修訂再版。本書是在之前幾個外文版本的基礎上,增加瞭相當數量未發錶的照片,編輯製作首個中文版——《中國:1976—1983》。因部分讀者反映《中國:1976—1983》定價較高,我們又重新製作瞭小開本的普及版《毛以後的 中國1976-1983》,在前一個版本的基礎上,做瞭一些修訂,添加瞭幾幅照片。
“劉香成也拍政治人物,沒有頌揚,也沒有貶低,沒有隔膜,他把人當作是人,認識的準確,會有一種辛辣鑽到人心裏,但又被幽默和尋常化解瞭,看他拍開會照片,中國人會有一種菀爾一笑的親切。”
——柴靜
“我多麼珍視他對人民和土地的脈脈深情。他的作品樸素得像麵包,明澈如水,有益如鹽,新鮮如山風,勇敢如鷹,自在如無限遠雲。”
——黃永玉,畫傢、作傢、詩人
“劉香成的北京之行似乎一舉終結瞭此前西方的中國影像:他追蹤這個巨大國傢在毛澤東逝世之後的龐然騷動,這騷動,不但大幅度改變瞭中國,目下正以未知的方式與能量,改變世界。”
——陳丹青,自由藝術傢
“對劉來說,中國不隻是一個值得發現的真相,更是一種尚待闡明的愛。”
——帝奇亞諾·坦尚尼(Tiziano Terzani),前《明鏡》(Der Spiegel)周刊北京分社社長
“劉香成懷著對中國人民的忠誠,給予我們的不是明信片式的中國,而是真正藝術傢的敏銳、感人和真實的刻畫。”
——包德甫(Fox Butterfield),前《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北京分社社長
“劉抓住瞭多重矛盾的幽默與諷刺,這些矛盾使得中國的現代化有趣而難以捉摸。這個集子使得劉足以與亨利·卡蒂埃-布列鬆和馬剋·呂布比肩。”
——夏偉(Orville Schell),美國亞洲協會中國部負責人
“劉通過鏡頭把標準的‘西方的思索’帶到瞭中國,卻又不失中國氣息,還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關心政治,這樣的紀實攝影在當時的中國可謂獨一無二。”
——凱倫·史密斯(Karen Smith),當代藝術評論傢
“這樣一個攝影師,和用他的相機所解讀的那個時代,對於中國來說,有多麼的稀缺和重要……因為他的普遍性和獨特性,我以為,他成為瞭迄今為止對中國一個時代的最完整、最深刻和最徹底的記錄者,以前沒有,以後也很難有。”
——連清川,FT中文網
發表於2025-02-03
毛以後的中國1976-1983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幾天接連看瞭兩本黑白攝影畫冊:《膠片時代的上海》《毛以後的中國》。 劉香成的這本在很久之前就在《中國攝影》(沒記錯的話)看過介紹,前幾天纔知道深圳圖書館有,就藉瞭迴來。這本書在圖書館的分類是“中國曆史”,難怪之前在攝影書架上從未見過。藉迴來後周日下午半天...
評分 評分 評分這幾天接連看瞭兩本黑白攝影畫冊:《膠片時代的上海》《毛以後的中國》。 劉香成的這本在很久之前就在《中國攝影》(沒記錯的話)看過介紹,前幾天纔知道深圳圖書館有,就藉瞭迴來。這本書在圖書館的分類是“中國曆史”,難怪之前在攝影書架上從未見過。藉迴來後周日下午半天...
評分瑟縮的中國往事 雲也退 劉 偉、馬季在“春晚”上說過一段相聲叫《送彆》,其中劉偉學唱瞭齊秦的《大約在鼕季》:“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鼕——季——”這時馬季打 岔:“你就等著往傢裏搬儲存白菜得瞭...
圖書標籤: 攝影 劉香成 曆史 中國 攝影集 畫冊 社會和人 新中國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突然明白瞭紀實攝影的意義
評分劉香成是個男的,是個男的,男的。。。。啊,另外,在這麼少的字數下,排版還齣現這麼明顯的錯誤,更不用說病句。。。。齣版社就不能長點心嗎
評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突然明白瞭紀實攝影的意義
評分每個人都有機會見證時代的變遷,不是每個人都能拍下它。
評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突然明白瞭紀實攝影的意義
毛以後的中國1976-1983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