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模态逻辑
1.2 传统模态逻辑与现代模态逻辑
1.3 学习模态逻辑的意义
1.4 本书内容设置
1.5 附录1 古典命题逻辑形式语言和古典命题演算P
1.6 附录2 一阶逻辑形式语言和一阶演算Q
第二章模态命题演算
2.1 模态命题逻辑
2.2 模态逻辑的形式系统
2.3 形式语言
2.4 系统K
2.5 系统D和T
2.6 系统S4,S5和系统B
2.7 模态词,模态词的等价性
2.8 模态词的嵌套与归约模态合取范式
2.9 K,D,T,S4,S5和B的一致性
2.10 系统Tr及模态系统的坍塌
第三章可能世界语义学
3.1 逻辑语义学
3.2 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基本思想
3.3 模态形式的语义分析
3.4 直观语义与形式语义
3.5 框架、模型和有效性
3.6 模态公式与一阶公式的对应
3.7 S-框架与-框架可靠性
3.8 反模型方法及其一些结果
第四章模态语义图和完全性证明
4.1 完全性与完全性证明
4.2 语义图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3 S-语义图
4.4 语义图的三种结构
4.5 语义图的终止
4.6 有效性判定
4.7 语义图的特征公式
4.8 完全性定理
4.9 语义图方法下完全性的一些结果
第五章模态逻辑的各类系统(Ⅰ)严格蕴涵系统及其扩张
5.1 严格蕴涵系统S1—S5
5.2 S1的定理和语法性质
5.3 S2—S5的定理及语法性质
5.4 模态系统P1—P5
5.5 可推出性与严格蕴涵系统
5.6 S1—S5的某些语法扩张
第六章模态逻辑的各类系统(Ⅱ)广义模态系统
6.1 广义模态与广义模态逻辑
6.2 认识论模态命题及其形式和认识论逻辑
6.3 E-系统
6.4 可证性逻辑、直觉主义逻辑与模态逻辑
6.5 时态解释下的模态逻辑
第七章非正规系统的语义解释
7.1 非正规系统的直观语义分析
7.2 形式语义框架、模型和有效性
7.3 E2,E3,S2和S3-框架
7.4 S6,S7和S8-框架
7.5 S0.5-框架
7.6 统一解释(框架和有效性)
7.7 语义图
第八章模态代数语义学
8.1 代数语义学
8.2 模态矩阵与正规模态矩阵
8.3 布尔代数
8.4 模态代数
8.5 可判定性
8.6 正规全可加幂集代数与框架的对应
8.7 表示定理
8.8 一般框架
8.9 两点说明
第九章模态谓词逻辑(Ⅰ)逻辑、演算和完全性
9.1 模态谓词逻辑概述
9.2 形式语言及其语义分析
9.3 形式语义框架、模型与有效性
9.4 模态谓词演算QS+Bf
9.5 完全性的Henkin证明
9.6 典范模型
9.7 QS+Bf的模型完全性和框架完全性
第十章模态谓词逻辑(Ⅱ)模态谓词逻辑的三类问题10.1 模态谓词逻辑问题概述
10.2 模态词和量词
10.3 模态词和等词
10.4 模态语境中指称的隐晦性
10.5 专名与摹状词
10.6 历史因果论的专名论
10.7 从物模态与从言模态
10.8 模态逻辑的哲学问题
附录Ⅰ 关于可能世界语义学的说明
附录Ⅱ 蕴涵悖论与从真到真的推理和蕴涵
习题
参考文献
主题词索引
规则和公式索引
系统索引与命题逻辑系统关系图
符号索引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