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士敦(ReginaldF.Johnston),英國人,原名雷金納德?弗?約翰斯頓,畢業於牛津大學。l874年齣生,l898年來華,行走中國二十多個省,在華生活三十多年,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
莊士敦通曉中國曆史,熟悉中國各地的民俗風情,對中國的儒傢、老莊等也有研究,曾任倫敦大學中文教授,指導過文學大師錢鍾書,還撰寫瞭大量關於中國問題的論著。
然而,在中國文獻中,莊士敦被認為是西方文化的代錶,文化侵略的急先鋒,有人甚至認為他是英國特務,藉教英文之機,充當小朝廷與英國使館的聯絡人。
而在英國人的眼中,莊士敦又是一個過於熱心擁抱異國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個效忠外國主子的“英奸”,為當時輿論所不容。晚年,莊士敦在自己的小島辦瞭一個陳列館,陳列著溥儀賞賜給他的朝服、頂戴及飾物等。
1938年3月,莊士敦在飽受爭議中去世,終身未娶。
《暮色紫禁城:洋帝師眼中的溥儀與近代中國》是一個莊士敦的懷舊集,以他與溥儀的主要交往經曆為綫索,記述瞭從晚清到民國期間,中國發生的大小事件,如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進京、辛亥革命、張勛復闢、五四運動、馮玉祥逼宮等事件的看法,客觀反映瞭從帝製到共和的艱難過渡。雖然對某些問題有狹隘之處,但一些看法不乏思考的光芒。《暮色紫禁城:洋帝師眼中的溥儀與近代中國》筆觸細膩,還對溥儀的一些生活小事有詳細記錄,如五四運動時期,溥儀閱讀《新青年》;1922年,溥儀將結婚的巨額禮金捐給慈善機構;1923年日本大地震後,溥儀捐款巨大,等等,展示瞭一個聰明、幽默、追求進步卻誤入歧途的溥儀。這些記載對我們今天研究溥儀和民國具有巨大的史料價值。
《暮色紫禁城:洋帝師眼中的溥儀與近代中國》初版於1934年。甫一齣版,就引起轟動,一時洛陽紙貴。莊士敦在其扉頁題字:“謹以此書獻給溥儀皇帝陛下。”溥儀為《暮色紫禁城:洋帝師眼中的溥儀與近代中國》作序:“倉皇顛沛之際,唯莊士敦知之最詳。今乃能秉筆記其所曆,多他人所不及知者。”溥儀被質押蘇聯期間,蘇聯人就是以《暮色紫禁城:洋帝師眼中的溥儀與近代中國》為綫索進行問訊的。《暮色紫禁城:洋帝師眼中的溥儀與近代中國》的史料價值可見一斑。《暮色紫禁城:洋帝師眼中的溥儀與近代中國》也是毛澤東喜歡的書籍之一。據毛澤東的英文教師章含之迴憶,當年他們練習英文文法時,所列的參考《暮色紫禁城:洋帝師眼中的溥儀與近代中國》即有這本書。
1988年,以此書為框架的電影《末代皇帝》獲得瞭第6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奬,該電影也是曆史上第一部獲準進入紫禁城實景拍攝的電影。
發表於2025-04-23
暮色紫禁城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那個無奈的時代,有個執著的皇帝,他敢於廢除宮內腐朽製度-將內務府與韆年存在的太監體製瓦解,他不痛恨革命,他與時俱進,隻不過中國這個階段的曆史已無法通過他一個人逆轉。 在那個可憐的年代,他是個清醒的皇帝,他一直關心他的臣民,但也在權利復闢時被人利用,從而使他...
評分1、莊士敦連帝製復闢者都很難稱得上,他隻是帶著對一個偉大國度和一個曾經偉大王朝的崇敬之心開始對溥儀的教學。莊士敦的教育著眼於培養學生健康的身體和人格——能夠這樣做,一是基於他的品格,莊比很多中國人更像儒者:忠誠、正直;二是由於他的西方民主政治和教育的生活背景...
評分莊士敦是贊同復闢帝製的,他在《紫》中談到的理由是:中國人的心智未開,共和意義不大。 於是我們的第一個問題就來瞭:當時的曆史實情,到底是“深入人心”還是“心智未開”? 首先我必須承認,在隻看到這個理由的情況下,我是憤怒的(畢竟不是什麼好話)——即使我並未生活...
評分莊士敦是贊同復闢帝製的,他在《紫》中談到的理由是:中國人的心智未開,共和意義不大。 於是我們的第一個問題就來瞭:當時的曆史實情,到底是“深入人心”還是“心智未開”? 首先我必須承認,在隻看到這個理由的情況下,我是憤怒的(畢竟不是什麼好話)——即使我並未生活...
評分圖書標籤: 曆史 莊士敦 清末民國 迴憶錄 末代皇帝 傳記 中國曆史 曆史傳記
這麼垃圾的書 怎麼有這麼高的評分麼?
評分不一樣的晚清,不一樣的溥儀!
評分這本書最後成為瞭日本戰敗後蘇聯審問溥儀的重要證據
評分對於一個熟悉中國近現代史的讀者來說,價值不大。有一些史實,但對於作者的身份來說,又少瞭一些具體而微的細節和觀點。選擇而隱諱的也不在少數。
評分很多內容跟溥儀的《我的前半生》不太一樣 我更相信洋帝師的 因為遜帝的書是49以後寫的
暮色紫禁城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