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以军,小说家。祖籍安徽,一九六七年生于台北。作品以小说为主,有《红字团》《我们自夜间的酒馆离开》《妻梦狗》《第三个舞者》《月球姓氏》《遣悲怀》《远方》《西夏旅馆》,另有随笔集《我们》《我未来次子关于我的回忆》《我爱罗》《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梦游街》,童话集《和小星说童话》,诗集《弃的故事》。长篇小说《西夏旅馆》获得2010年红楼梦奖首奖。
发表于2025-02-25
遣悲怀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读这本书的经历首先就是蹊跷的,搞了电子版,读罢与人交流,后来惭愧的发现自己原来只读了不足半本,于是索取全本来啃,手不释卷。 抱定书,去一家熙熙攘攘的咖啡馆,选一张略显局促的小桌与人分享,那假睫毛过长的韩式女子走后,我终于得意坐到有阳光的那一面,于是,在咖啡...
评分为了读懂骆以军的《遣悲怀》,我不得不翻开邱妙津那沉重的《蒙马特遗书》,去按图索骥,聆听叙述者在呢喃唏嘘之间的那个“您”。而那个“您”却和《遣》中的叙述者一样,将内心理不清的疼痛、矛盾、伤害和骄傲,一股脑的直白陈述,将故事和声音交杂在一起,像一个鲜活的个体一...
评分为了读懂骆以军的《遣悲怀》,我不得不翻开邱妙津那沉重的《蒙马特遗书》,去按图索骥,聆听叙述者在呢喃唏嘘之间的那个“您”。而那个“您”却和《遣》中的叙述者一样,将内心理不清的疼痛、矛盾、伤害和骄傲,一股脑的直白陈述,将故事和声音交杂在一起,像一个鲜活的个体一...
评分对于我来说 书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大致可供消遣的书 这种书 让人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且不说到底有营养无 但是却是无聊生活好的搪塞品 它们好像是一种解渴的饮料 只是让人在渴的情况下想大体喝下去而已 不说它带来的短暂的顺滑口感和精神的需要 但是却很难去细致分析它到...
评分每一本科普书里,都会讲大象的故事。 那些有着和善的黑色眼睛、像是移动的水泥块的生物在死的时候都会静静走向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于是年复一年,人类未曾见过这种庞然大物的尸体,它们只是不断的出生与消失。 这是有关大象墓地的故事。 可是细细想来...
图书标签: 骆以军 台湾 小说 台湾文学 駱以軍 邱妙津 中国文学 文学
这是我的梦外之悲,是再难重临的、最悲伤的一部小说。
1995年女作家邱妙津在巴黎自杀身故,翌年遗著《蒙马特遗书》整理出版,令世人震颤;身在台北的文友骆以军,以槛内之身遣无尽悲怀,接力诉说那关于爱与死亡、时间、伤害的故事,正如山鲁佐德以故事拦阻死亡,直到一千零一夜……
骆以军是台湾1960年代出生的一代作家中的“一哥”,《遣悲怀》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书名“遣悲怀”典出纪德怀念亡妻的同名文集,表明作家的书写是一次“事过境迁的哀悼/自悼之举”(王德威)。悼亡的对象,自杀而死的作家邱妙津,曾是骆以军的文友。全书主线为与邱妙津对话的九封书信,贯穿“我”的生活描述。现实与梦境交错,文字与记忆纠缠,编织出一幅追问生命、延宕死亡的黑色图景。
这一部小说,作者与死者对话、不断岔开去讲故事的方式,就像《一千零一夜》山鲁佐德讲故事一样,力图使时间停止,延缓死亡的到来。而死亡终究会来,爱与死亡并存,活着就是伤害,而且是一遍一遍重复的伤害。
时空窃贼骆以军,死亡的面纱背后是永远的少年。
评分过多的自我意识给人一种牵强的悲哀感。不是太喜欢骆以军的调性。
评分这么诡谲的遣词造句,实在无法读一遍就能理解,也就是这样才迷人
评分比《西夏旅館》稍微好那麼一點。《遺悲懷》既是紀德也是元稹。王德威這些年吹捧駱以軍不遺餘力,完全跌進小法技法和形式的套子裡去了。然而技法和形式在駱式小說中只是一種胡亂的編織,連花紋都沒有,更談不上成形的帛布了。一堆勉強揉合在一起的亂線,自然談不上承受甚麼重量了。
评分邱妙津啊
遣悲怀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