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于1561年1月出生在伦敦一个官僚家庭,12岁时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Cambridge),15岁时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到巴黎供职,1579年因父亲病故而辞职回国,同年入格雷律师学院(Gray's Inn)攻读法学,1582年获得律师资格,从此步入浩瀚的学海和坎坷的仕途。培根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仕途屡屡受挫,直到詹姆斯一世继立(1603)后他才开始走运,1603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皇家法律顾问,1607年出任首席检察官助理,1613年升为首席检察官,1617年内阁成为掌极玺大臣,1618年当上大法官并被封为男爵,1620年又被封为子爵。1621年,身为大法官的培根被控受陏,他认罪下野,从此脱离官场,家居著述,1626年在一次冷冻防腐的科学实验中爱寒罹病,于同年4月去世。
发表于2025-04-05
培根随笔集-双语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他以孜孜不倦的对知识的努力积累步入给他带来名望和磨折的坎坷仕途。历史上位高权重又著书立说的人并不少,但培根的思想在欧洲那个还未结束中世纪的黑暗的年代,已具有自由主义的萌芽。他在《随笔集》里的“论宗教统一”、“论帝王”、“谈革新”或...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才花了我8块4毛钱。这一次又买了三本书,有中外散文集还有一本朱德庸的《婚姻是一场华丽的冒险》,但是就是这本书最好看。刚拿到手的时候就是随手翻了一篇读读,就放不下了,接着又读了好几篇。尽管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培根离我们都很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评分水天同是一位很低调的学者,此译版深刻而到位。 白话文学究气重也有点拗口,但通篇读后,方领会其内功深厚。 培根是我很喜欢的哲学家,早熟、博学、睿智,也许自己混得不怎么样,但是就像庄子一样,给后人留下了恢宏的思想,让人仰视,再仰视。
评分不如早茶那么清新,不如午后甜点那么温暖,更像是深夜一杯高度烈酒让人深刻。没有像别的小说一样一目十行,基本一字一句用佛教靡靡之音默念完,不仅仅因为有论语般难读的语法,更因为有论语般博大精深。在培根面前,任何人都是赤裸裸,当你开始讨厌他把人的真善丑美剖析的体无...
评分很久以前看的一本书。现在重新温习一遍,随便将以前标注的句子写出来与大家共勉。那时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看到同样的东西应该会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感悟。希望这是一种进步,而不是一种倒退。因为改变总是难免的,好的东西是否能够永远坚持呢? 论嫉妒: “在人类的各...
图书标签: 哲学 培根随笔 英国 英国文学 经典 外国文学 散文/随笔 随笔
这本书1597年初版时只收有10篇文章,1612年版增至38篇,1625年版(即末版)增至58篇。在培根逝世31年后的1657年,有一个 Rawley版将培根的未完稿《论谣言》(Of Fame)作为第59篇收入其《随笔集》,但由于该篇只有“启承”尚无“转合”,故后来的通行本仍多以58篇为标准。 《随笔集》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随笔集》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集》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集》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宗教色彩太浓···
评分不是这个封面TOT
评分译者的注释很好,看得出学识渊博。 有关培根的评论文章: 培根:伟人、野心家,还是无耻小人?(杨周翰) http://cul.qq.com/a/20160505/031651.htm
评分译者的注释很好,看得出学识渊博。 有关培根的评论文章: 培根:伟人、野心家,还是无耻小人?(杨周翰) http://cul.qq.com/a/20160505/031651.htm
评分译者的注释很好,看得出学识渊博。 有关培根的评论文章: 培根:伟人、野心家,还是无耻小人?(杨周翰) http://cul.qq.com/a/20160505/031651.htm
培根随笔集-双语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