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曦原,1963年5月齣生於四川省內江市。先後就學於蘭州大學、外交學院、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和美國杜剋大學公共政策管理學院。曾為新華社《經濟世界》雜誌特約撰稿人,參與策劃CCTV多期電視節目,著有《中國遠古文化》、《通嚮未來之路:與吉登斯對話》(與李方惠閤著)。為中共甘肅省委組織部1984屆選調生,曾誌願到地處秦嶺深處的隴南鄉村工作3年。熱心社會公益和環境保護事業,是中國天然彩色棉事業的奠基人之一。1992年底,進入中國外交部,曾在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工作3年,現供職於外交部政策研究司。
《帝國的迴憶 晚清觀察記(1854-1911)(增訂本)(上冊)》係《紐約時報》對華報道選編,起訖年代為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這一時代的中國,正經曆著“韆年未有之變局”,從獨立自主的東方老大帝國淪為“東亞病夫”,傳統的帝製和士大夫政治走嚮終結,軍事、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發生瞭蛻變,人民承受著無與倫比的巨痛。《紐約時報》以當時中國人還未具備的近代眼光和技術。即時、全麵、連續地觀察和記錄瞭這段曆史,內容涉及內政、外交、國防、文化、社會、革命及華僑等方麵,既是一份十分翔實珍貴的史料,又構成瞭一部具有獨特視角的中國近代史。
書中所配的百餘幅圖片和照片。主要選自與文章同時代的西方國傢報刊。這些齣自西方國傢記者之手的景像和現場實錄,更增加瞭《帝國的迴憶 晚清觀察記(1854-1911)(增訂本)(上冊)》的曆史感和收藏價值。
發表於2025-04-18
帝國的迴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由外國人描寫的晚清中國,基本客觀,閱讀時聞到瞭晚清社會的那種呆闆腐悶氣息,試想自己若在其時又能奈局勢何?又能有所超脫否?翻迴書序時看到讀者所談杯茶平心,也就欣慰瞭許多,畢竟這是曆史,吾國已在復興途中邁齣瞭很大一步,雖路途仍甚遙遠。
評分盡管根據“國情”,這樣一本選編《紐約時報》的新聞和評論的書,必然會有很多刪節,但能看到當年外國人視角的第一手資料,還是很有價值的。尤其是關於當時的社會、文化記述,和一些反映歐美對中國看法的文字,相當不錯。 現在這個當代中國版的一大硬傷是,一些人名常用字可能...
評分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辯? 曰: 易姓改號,謂之亡國. ‘仁義充塞,而至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顧炎武。 中國的曆史太久,亡瞭的國不可勝數,多數不過是野心傢逐鹿中原,易姓改號而已,政權更迭與百姓的生活基本無涉,牢固的士紳社會像行星公...
圖書標籤: 曆史 中國近代史 晚清史 鄭曦原 近現代史 清朝 otherversion 還不錯
雖然有圖,有文字,但是很多文字翻譯得苦澀無味。算是對那個時代的一個外國人觀點的瞭解吧。
評分清朝年間紐約時報的報刊選登,挺有意思的。
評分意義不大
評分視角不錯
評分雖然有圖,有文字,但是很多文字翻譯得苦澀無味。算是對那個時代的一個外國人觀點的瞭解吧。
帝國的迴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