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奎鬆:198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後曆任中共中央黨校《黨史研究》編輯、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係講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共黨史、中國現代史,著有《“中間地帶”的革命——國際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史研究》(1、2)、《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 》、《讀史求實——中國現代史讀史劄記》、《開捲有疑——中國現代史讀書劄記》、《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中共關係之謎》、《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內戰與危機(1927-1937)》(《中國近代通史》第八捲)、《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進程》、《海市蜃樓與大漠綠洲——中國近代社會主義思潮研究》等書。
《失去的機會:抗戰前後國共談判實錄》是作者在國共關係研究上的成果之一。作者曆經數年,搜集整理瞭兩黨在抗戰前後十多年間談判的草案、提案和談話錄,以及在各時段開具的條件;直接或間接引證瞭各種涉及談判問題的來往信件、電報、報告、情報及會議記錄等材料;解密解析瞭“‘收編’與‘改編’”“‘閤並’與‘跨黨’”“新四軍問題交涉”“蔣毛會麵之流變”“馬歇爾調處的成與敗”“打亦談來談亦打”“南京代錶團的睏境”等一係列談判的核心問題;真實再現瞭在雲譎波詭形勢下,國共兩黨談判的麯摺過程和曆史真相。
發表於2025-02-02
失去的機會?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昨天看完瞭《失去的機會》,總的感覺就是標題那句話,實力是硬道理。 十三年間十次談判,就是這十三年間,國共雙方的力量發生瞭根本性的改變,全麵抗戰前的談判共産黨希望南京政府能夠承認自己的政治地位,保留自己僅數萬人的部隊,還要南京政府撥付軍費,到瞭北平...
評分昨天看完瞭《失去的機會》,總的感覺就是標題那句話,實力是硬道理。 十三年間十次談判,就是這十三年間,國共雙方的力量發生瞭根本性的改變,全麵抗戰前的談判共産黨希望南京政府能夠承認自己的政治地位,保留自己僅數萬人的部隊,還要南京政府撥付軍費,到瞭北平...
評分所謂“抗戰前後”,實際上包括瞭1936-1946年間的兩黨談判,最後一章還涉及瞭國民黨大勢已去之後的北平和談。對共産黨一邊來說,是從瀕臨毀滅、到起死迴生、逐漸壯大、再到擊敗對手的過程;對國民黨來說,是其閤法性由於抗戰而至頂點到被共産黨徹底打垮的過程。這期間到...
評分解放之初,民眾對於國民黨不加分辨的仇視;近年來,民眾開始不加分辨的仇視當局,動輒得咎,曆史事件也總被拿來吵來吵去,一味抹黑。中共40s一度真的要整編軍隊、全身心的投入到政治之中去,說齣去誰信呢,就算楊奎鬆早就寫過這本書,論證瞭這個問題,有幾個人願意花時...
圖書標籤: 曆史 楊奎鬆 中國近代史 國共談判 政治 中國 黨史 中國曆史
完完全全用史料堆砌齣來的一本書,內容豐富充實,抽空再細細的讀上一遍。
評分詳細記錄從1936年抗戰前夕,到1949年國民政府倒颱前夜的十三年間,國共兩黨談判的麯摺過程和曆史真相。通過本書可以看齣,實力從來都是談判最重要的基礎,戰場上沒有爭取來的,談判桌上也很難爭取到。雖然國共兩黨多次錯過和平解決紛爭的曆史機會,但指望這兩個階級基礎、思想作風和意識形態截然不同的黨能和睦共處,在當時的語境下基本上也可謂是天方夜譚。
評分談判實錄就是對於談判進程的記錄,問題在於隻有共産黨一方麵的記錄,這個實錄的真實性與權威性值得商榷。我覺得這本書和易勞逸的《毀滅的種子》有相同的問題,即都假設瞭一個並不存在的種子或機會。國共雙方秉持中國傳統的天無二日的思維,除瞭你死我活,其他妥協都隻能是暫時性的。史料實錄,不推薦。
評分一直對國共談判曆史抱有極大興趣,無數次想象如果曆史轉摺是否中國早有普世價值。本書內容嚴謹,史料詳實,讀後深刻感受在中國“主義”從來不是問題,爭論的焦點始終是在兵馬錢糧,說到底是槍杆子的問題
評分國共兩黨本就是一根藤上兩顆瓜。
失去的機會?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