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搞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价“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巩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出版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语堂
出品人:
页数:218
译者:黄嘉德
出版时间:2006-12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3282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林语堂 
  • 老子 
  • 哲学 
  • 老子的智慧 
  • 道家 
  • 国学 
  • 老子的哲学 
  • 文化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世间不管什么大师或是名家,他们的“经典”、 “杰作”,终究是一家之言。

林语堂在20世纪30年代就成了国内享誉盛名的幽默大师。在1936年告别上海文坛以后,他在海外专事英文写作,介绍中国文化。曾出版过英文著作三四十种,每一部作品通常都有七八种版本, 《生活的艺术》最为畅销,在美国就出40版之多。美国文化界把林语堂列为“20世纪智慧人物”之一。1975年,在国际笔会第41届大会上,他当选为总会副会长,并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在国际文坛上,林语堂确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作家。

面对这样一位“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大师和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作家,面对他著作等身、众见不—的洋洋作品,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阅读和吸收他作品中的智慧和养分呢?

大师者,从人到文,有其可观之“大”,也有难以求全责备之“小”。在中国的国门越开越大之际,读读林语堂的作品,看看他走过的道路,对于当今我们更多地了解世界和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肯定是大有益处的。对大师的东西,我们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取真之“大”,弃真之“孙”,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读罢此书,即便还不能了解“道德”为何物,至少也能知道老子的主要思想: 1、低调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不争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无为 有之以为利,无之...  

评分

读罢此书,即便还不能了解“道德”为何物,至少也能知道老子的主要思想: 1、低调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不争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无为 有之以为利,无之...  

评分

老庄思想,博大深邃,是中华智慧的根基之一;林语堂幽默睿智,文若流水;这两者的结合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老子的智慧》。林语堂突破桎梏,以庄释老,智慧之言流于字间。作者认为,这部作品“比什么《老子解诂》还实在,比王弼注还透彻”。 可以说出来的道,便不是经常不...  

评分

评分

林语堂的著作。老子和庄子脱离儒家思想的束缚,带来浪漫主义的超然之“道”。林语堂在书中“以庄解老”,将老庄思想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又附上诸多寓言和案例,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品味老庄的逍遥淡定,过好自己的智慧人生。 ——· 关于作者 ·...  

用户评价

评分

顺势而为 来日可期 不用去取悦所有人 去爱你应该珍惜的人

评分

杯了个具的,一些地方英文版的竟然比中文版的好懂,sigh for 朦胧的中文及我更加朦胧的中文水平...

评分

因为要写书稿的缘故,重读了林语堂的这本书。记得十多年前在大学读过,因为当时决定要读完林语堂的所有书,所以就连带看了这一本,甚至还不知道老子还是自己老乡。可能因为年轻,现在几乎完全记不清当时读到了什么。一开始觉得挺失败,感觉白读了。后来一想,其实不然。就像十年前你可能完全不记得当时吃了什么,但那些食物却滋养过你的身体,早已化成你的血肉,才成就了今天的你。书也是如此,重要的是一直在读,就像饭一直要吃。就像老子,后来在广东考研时每天早晨坚持背一节,先后过了两遍。读研时还去邻县的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宫拜访过。可能这些都与早年林语堂的这本书有关。回到这本书,现在读来依然惊喜不断。他竟然用庄子的文本解读老子的言论,老子五千言,言简意丰,比较玄妙。庄子七万言,善讲故事,生动活泼。两者结合,彼此映照,别出心裁。

评分

这是一本深深影响过我的书,“一看误终身”啊,给四个星,太无为了,奉劝要读的话趁晚

评分

除却了文字的晦涩,读起来轻松自然,又充满启迪。如果看过于丹讲的老子,其实不难发现基本观点都来自于这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