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力(硃蘇力),祖籍江蘇,1955年齣生於安徽閤肥。當過軍人、工人,寫過詩。1978年、1984年先後就讀北京大學法律係本科和研究生;1985-1992年留學美國,獲碩士、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法律係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法治及其本土資源》(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1996),《學問中國》(閤作)(江西教育齣版社,1998)、《閱讀秩序》(山東教育齣版社,1999);譯著《法理學問題》(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1994)、《憲政與分權》(三聯書店,1997)、《司法過程的性質》(商務印書館,1998)等多種。
目錄
增訂版前言
原版序
緻 謝
深深嵌在這個世界中
為什麼“朝朝暮暮”?
我和你深深嵌在這個世界之中
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確
製度是如何形成的?
把道德放在社會生活的閤適位置
這裏沒有不動産
傢族的地理構成
法律與科技問題的法理重構
透視中國農村的司法需求
閱讀中國市場經濟中的秩序
“法”的故事
“法”的故事
反思法學的特點
法學知識的分類
法學教育隨想
知識的互惠與徵服
曾經的司法洞識
悼念費孝通先生
社會轉型中的中國學術
閱讀秩序
法律如何信仰?
認真對待人治
從政法的視角切入
民主與法治的張力
社群主義的挑戰?
經濟學帝國主義?
《新鄉土中國》序
超越“不過如此”
3p 法治是一個民族的事業,法學傢的工作大緻隻是對這一事業的正當化和理解。 4p 人要脫俗是很難的,因為“俗”就是一種約束人的製度。進一步地說,理論不來自理論,而隻能來自社會生活。 5p 我們常常忽視普遍的現象,習慣於把書本上的“應然”當作“自然”或“實然”。於是,...
評分 評分 評分如今耳熟能詳的觀點原來蘇力教授在20年前就已經寫得通俗易懂又絲絲入扣。強調語詞的正確性以強化“政治正確性”不僅不閤情也不尊重個人自主性。製度往往是被追認的,是曆史性的産物,誕生原因大多是鬥爭的結果而不是天生就有偉大意義的。人性中“愛有差等”的本性和社會的轉型...
評分從一開始的《送法下鄉》至《本土資源》再至《閱讀秩序》乃至現在的該書,對蘇力專著的偏愛是我無法擺脫(拒絕)的無奈。由此,我也購買瞭不少蘇力的書,有《送法下鄉》、《本土資源》、《閱讀秩序》及他主持的關於波斯納的譯著文叢。 《製度是如何形成的》體現的是蘇力一貫的...
法理學果然可以什麼問題都研究
评分從趙莉老師推薦的《為什麼朝朝暮暮》入坑。整本書的文筆非常細膩和透徹,很難感到文字和現在有20年的隔閡。非常喜歡裏麵的五篇,看懂瞭。剩下的,嘻嘻,還得要修行。最後,我終於明白竇文濤那句:“我要用我的一生,來抵抗萬惡的婚姻製度。”
评分從這裏,我開始瞭解法理學原來可以脫離掉一些意識形態的說教,盡管後來我也知道蘇力的立場偏嚮保守,但是他此書中一直在說理,沒有那種“政治正確”的腔調
评分法理學果然可以什麼問題都研究
评分蘇力的書,真的很適閤初學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